第十七章 多亏了唐楚臣
柴笙撩帘进来,就听见这一句,往里一瞧,就瞅见了泥娃娃似的南嫣雪,随着南栩和南尘雪也进来了。
南尘雪一见阿娘脸色不对,连忙说:“祖母,孙儿带珎珎去换身衣裳,马上就来,珎珎还不走。”
南嫣雪见阿兄解围,松开祖母,窜到了兄长面前,南尘雪及时接住,抱起来就往外走。
两个人的动作十分默契、娴熟,像是提前演练了无数次一样。
其实柴笙也没打算说些什么,见南岳氏开心,也打趣了一句:“如今有了珎珎,阿娘可不能只疼她,不疼我。”
“你呀,我几时不是最疼你的?”
南栩也难得看见南岳氏这样开心,也跟了一句:“是呀,阿娘素来最不疼的就是我。”
屋里的人听了,都笑作一团。
柴笙听见屋里人笑,脸一红,瞪了他一眼,威风凛凛的镇西侯顿时挂上了讨好的笑容。
……
南尘雪抱着南嫣雪走在鹅卵石路上,南嫣雪问:“阿兄,唐家阿兄可有事?”
“珎珎不必担心,他活蹦乱跳得很,睡了一觉,已经无碍了。”
“那便好,唐家阿兄人可好了,阿兄可不许欺负他,也不许再说他坏话。”
“你这小丫头,这才几天,就护上他了?”
南尘雪心里有些吃味,自己初见这个妹妹时,可是骗,咳,哄了许久才得到妹妹信任和依赖的。
唐楚臣不过待了几日,就这样关心起来了?
南嫣雪用软乎乎的小手摸了摸南尘雪的头,奶乎乎地说道:“阿兄莫要生气嘛,自然是阿兄最好,但是若不是有唐家阿兄,珎珎就回不来了呀~”
“这还差不多,已经说好了,后日晌午请他和苏兄来家中吃饭,阿爹和阿娘会亲表谢意。”
“那可得好好准备一番,还要准备礼物给唐家阿兄,以表救命之恩、照顾之谊。”
“礼物?珎珎打算送什么礼?”
“不知道,唐家阿兄好像什么都有,阿兄可知唐家阿兄喜欢什么?”
“他?”南尘雪仔细想了想,说:“这还真不好说,他感性兴趣的东西大多数都奇奇怪怪得很。”
“这倒是,在山洞时,唐家阿兄会掷骰、打钱、转陀螺、解九连环、下象棋,还能读书识字、绘舆图,就连匕首耍得也好!”
“在山上这几日他教了你这些?”
“嗯,他还夸我聪明,一教就会,一点就透呢!”
南尘雪看着小丫头眉飞色舞的样子,心想:这次多亏了有唐楚臣在,要不然小丫头心里还指不定留下多大的阴影呢。
只见小丫头还嘀嘀咕咕地说:“要好好准备礼物才行。”
兄妹二人再回到陶然居,饭菜已经上桌。
彼时雨过天晴,华灯初上,镇西侯府张灯结彩,一家人其乐融融,团圆一处,好不热闹。
明都城东北角有一处酒楼,名为“醉春轩”,因着今日贵客归来也热闹非凡。
第十八章 醉春轩·定风波
醉春轩·定风波
醉春轩是京都内有名的酒楼,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风景雅致,包间冠以词牌名,自开业至今一直客似云来。
酒楼里最大的房间便是定风波,素来是以唐楚臣为首的一众纨绔的聚集之地。
今日是来庆祝唐楚臣凯旋而归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唐楚臣说:“待云学究探亲回来,你们这些人可就要和我一起去柴家私塾了。”
“私塾?!”
“你再说一遍!”
“去哪儿?”
“我没说错,官家说的,叫你们都得去!”
“唐兄,这可不是能开玩笑的,柴家的私塾可是请的大儒,咱们这,这去不得吧。”
“对呀,就是,云学究是极重规矩的,纵使是官家的意思,老先生也不一定会收的。”
“官家允了先生随意进出宫中藏书阁。”
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将屋里的一众人都说蔫儿了。
这时,有人趁着酒意急忙说:“唐兄,家中母亲生病,若非今日贺唐兄凯旋,理应在家中侍疾,这就告退了。”
一群人照葫芦画瓢,呼啦呼啦走了一多半,除了唐楚臣、苏澄怀和陈询,就剩下三人面面相觑。
其中一个刚张口,就被唐楚臣的眼神压了回去。
唐楚臣夹了一筷子菜,说:“官家特地点了你们仨的名儿,届时我派人去接你们,可不许迟到。”
待宴席散去,唐楚臣与苏澄怀和陈询勾肩搭背地走在路上。
“少荆,还是你厉害,这下可分散了老先生的注意力了。”
“那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阿询且瞧着吧。”
陈询是当今官家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如今被封为荣王,与唐楚臣只差几日。
二人从小一起在东宫长大,除了陈谨其他人都拿他俩没办法。
陈询说:“苏兄,若是在将军府住的不习惯,就来我荣王府住,府中也没别人。”
苏澄怀见识了二人今日这操作,便知京都中的传言万分不假。
只是可怜了杜国公府三公子杜哲甫、沈府七郎沈钧彧和周记商行的二郎周令行了。
“王爷抬爱,臣已经在京都置办了宅子,待修缮好,就搬出去了。”
“苏兄不必见外,私下里就随阿臣称呼我就行,日后还要靠苏兄在阿兄面前多多美言、掩护呢!”
更深露重,夜深人静,微风拂过,醉意上头。
三人勾肩搭背、摇摇晃晃地到了将军府门口,再也支撑不住,一屁股坐镇宅狮子处,相互依靠着睡着了。
好在明都城治安良好,谁也不敢到将军府来撒野。
不一会儿,侧门打开,出来七八个人连背带扛的将三个人弄了进去,动作那叫一个熟练利落。
不仅如此,荣王府、周府、杜国公府、沈府皆是如此。
几个府邸门房值夜的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是这几个人出去喝酒,都要多派几个人在门房候着。
每隔半个时辰就出来看一次,稳稳当当地将倒在自家门口的人们抬进去,再派人去别的府邸送信。
次日醒来用过饭,再各回各家。
三四年了,皆是如此,只是不知道,往后这京都的火烧起来,几人该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