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中和我一个村,他家在我外婆家斜对面,中间隔一条正街,这条正街把村分为村南村北。阿中姓庞。村西庞姓人口多,一个大家族,人丁兴旺。我的姑妈和姨妈都是嫁到庞氏家族中的,所以阿中家的一些事我是可以从表姐妹口中得知。2018年暮春时分惊闻年仅60岁的阿中走了。记忆中的阿中身材中等,皮肤黝黑,开口笑时,会露出镶着的一只假牙,不和谐地嵌在其他牙齿中间。给梨戴了两万个果袋后走的。母亲说,身体有病,带病戴果袋,太累了!表姐说去世的半个月前还去她家让她爸给写贫困申请呢。想领到一些民政部门的救济金。后来病重出不了门。这个事就搁置起来了还没来得及办好呢。
小时候在外婆家玩,记忆中阿中的母亲比我外婆年长一些,从我记事起老人家眼睛就是花了的,缝补衣服时,往针眼里穿线就困难,恰好遇到我在时,会让我帮她穿一下线,我也乐意帮她。一个善良好心的老人。阿中父亲走得早,留下了母亲、他还有弟弟相依为命。关于阿中母亲的记忆由于时间太久远记不清了,只记得老人家逝世三周年时,院子里好多花圈纸扎,那时我第一次看到手工做的院子,有门有窗,还有炕,做工精美,印象深刻。由于家贫,兄弟俩一直未婚。他的弟弟因高血压并发症去世,去世时也才四十来岁。
阿中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花二千块从人贩子手中买的老婆。听说脑子不太够用,说话也说不太清楚,问她属啥的,不知道;啥时的生日也不晓得;哪里人,也不知道。光知道自己的名字,叫做阿梅。当初阿梅来到我们村也就二十多岁的样子。留的短发,一脸憨笑,有时会看到端着饭碗出来,在自家街门口吃饭。
过了二三年,儿子诞生了,阿中干活越有动力了。儿子和正常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有个和别人妈妈不太一样的妈妈。再后来阿中的老婆又生了一个女儿。儿女双全,拼成一个“好”字。
只是这个女儿就没有哥哥那么幸运了,小时候睡觉靠着窗台近,太阳光直射进来,婴儿的眼睛是不能让强烈的阳光一直晒的。我们可以在有必要时拉窗帘,或者调整小孩睡觉的位置,避免光晃眼睛。听村里人们说,大概阿中的老婆不懂这些吧,硬是把小女儿的眼睛晒废,失明了!
阿中的儿子初中毕业后。就没继续读书,打工去了。生在这样的家庭必须自谋生活去。初涉社会,环境比较复杂,乱。十四五的少年,判断是非能力还没形成,交友不慎,被人拉入偷盗团伙。团伙人员落网,他也卷入其中,阿中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族里的兄弟们,去派出所把儿子“赎”了出来。回家后儿子经过好心的这些叔叔伯伯们一顿劝告,教导后,连连点头,称以后一定走正路,不再给自己和家人惹麻烦了。儿子倒也懂事勤快,之后一直在省城干活。
阿中家的房子很久很久了。院墙是土坯墙,塌的塌,倒的倒,院子里都是土。现在村里人家院子里要么水泥打出来,要么用砖砌出来过道留出一片土地种些蔬菜,栽些枣树,梨树等,他家院子里只有一两颗枣树。

阿中的老婆不会干农活,也不会做饭。女儿看不到,阿中也不用她做什么,每顿饭都是他一勺一勺地喂,女儿16岁了,16年的含辛茹苦地喂养,他真不容易!总之所有的家务都在他身上。忙完家里,忙地里的活,阿中很少有闲的时候。
我无法想象他将要离开这个令他放心不下的家的复杂的心理!我不是他,我永远无法理解。老婆不会做饭,女儿都不会自己进食。母女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儿子照顾他们,可是生活的各项开支,需要去挣啊。儿子分身乏术,他走时内心的不舍无助心酸,谁懂?
听表妹2017年和我说起过她阿中叔家的生活,她说阿中叔家一天竟然吃两顿饭,少吃一顿,能省点。表妹还说,吃饭只放盐不舍的买醋。无法想象那饭如何吃下去。表妹语毕,我无语了,不知道他家竟然是这样的生活。
阿中走后,儿子打工中断,回到村里,照顾母亲和妹妹,刚刚20岁的男孩子,同龄人还在父母面前任性撒娇时,他却不得不接过父亲撂下的摊子,咬牙挑起了这生活的重担。
妹妹,他当然也亲呢,毕竟血浓于水,一奶同胞,可是看到妹妹脏兮兮的衣服,甚至还带着刺鼻的异味靠近他时,他还是会皱着眉头对她说:“去去去,离我远点!”
村干部和族里的同辈兄弟们,希望把阿中的老婆女儿安顿到福利院,总得有个地方收留他们。这也算对得起死者阿中了。
福利院(养老院)需要知道阿中老婆哪里人,需要有户口,它们不接受来历不明的黑户。当初阿梅从人贩子手中买来时,是没有户口的。阿梅又说不出她哪里人,这事一直搁置的未果。世上还是好人多,大家都在努力想办法打探阿中老婆的娘家在哪时,本村一个在省城一家医院工作的医生(可能护士),和患者的交谈中得知,阿梅就是患者口中的三奴儿,和患者一个村。掐指一算丢了28年了,因为是非正常特殊人士,父母当初四处寻找了,杳无音讯!谁也没想到竟然在28年后有了她的消息!
村里大伙期盼的谜终于有了底,那就带她去认亲吧,看看娘家还有谁,毕竟28年过去了,把她的户口迁出来,有户口了就可以考虑下一步了。当村干部和阿中的亲戚带着阿梅去了娘家所在的村时,得知她家还有哥哥嫂嫂,可是哥嫂看到她那个样子时,得知妹夫去世,留的一个外甥女还是盲人时,这家境太拖累人了,他们犹豫了,最后干脆狠心说不认识,省得后患无穷。他们直接就说了,没有这样的妹妹。最后大伙也不得不空手而归!
有热心的人们还在跑安顿母女的事,去了福利院(养老院)打听有关事宜,人家说就算阿梅有了户口,母女仍不属于入院的对象,至少还有阿梅的儿子能照顾她们,她们生活不能自理,可是阿梅的儿子还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家那里不接受!最后母女俩还的待在家里。退一步说,就算入了福利院或者养老院她们在那里也不可能完全是白吃白住,后续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去不起,也只能待在家里。
就这样,阿中才20岁的儿子,和母亲妹妹生活在没有围墙的萧条旧屋里。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

但愿在另一个世界,一切美好都有你的一份,阿中,我的乡亲,一路走好!
后记:阿中是个好人,一直想为他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写起。阿中,今夜就让我的文字带去我对你的隔世的问候和深深的悼念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