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则故事,富兰克林讲了他是如何促成居民同意每月支付6便士用于街道清扫的。
他曾经住在一个叫泽西市场的地方,在家里可以看到居民们在下雨天蹚着泥浆来采购物品的情景,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后来政府虽然给路面铺上了砖,但是市场外面的部分还是泥土路,等到人们走到市场,会把泥土带到市场的路面上,还是很脏。
所以他进行演讲,并发表文章,督促市政机关把市场外面的路面铺上了石子。
这样还不算结束,因为其它街道还是土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想办法找到了一位可以打扫街道的人,他贫穷但很勤奋。为了让他有所回报,需要居民每月支付6便士。
为了说服居民,富兰克林写了一篇文章,说明打扫街道的好处,比如泥土不会被带进屋子里了,因为道路整洁,人们会更乐意出门买东西,刮风的时候,商品上也不会沾满灰尘等等。他首先给每家每户发了这篇文章,过了两天后再去征求大家的意见,结果大家毫无例外地签了合同。
这件事还意外促使了人们要求给全市的道路铺上砖石,同时他们愿意为铺路缴税。
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人是如何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富兰克林让双方达成协议的方法让我想起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面讲到的双赢思维。
当我们充当沟通和执行角色时,也可以时刻记得要积极和双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