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都说我是一个理性的人,但我却总认识我比他们感性很多。
因为不论做什么事情我总能讲出来一堆条条框框,他们觉着我理性,但是我从不按部就班,所以我觉着我是感性。我的生活重点很多时候都在诗和远方。
上学的时候有次在学院做报告,传授当时学习的经验给其他同学,我总结来总结去,发现就四个字,不是坚持到底,而是脚踏实地,尽管当时的我已经有些浮躁了。当时不知道浮躁的原因,看过很多文章,听过很多大师的讲座,都说大学生的浮躁源自于对未来的迷茫,我却不以为然,如果从现在角度来看,浮躁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可控,现在仍旧如此,所以现在仍就浮躁。不能再脚踏实地的做好当下,被周围各种成功案例充斥着浮躁不已。题外话说一句,当时的我很偏执,对PHP比较偏执,但是现在的我也开始说PHP是最好的语言了,尽管我很少用PHP。
我有一个小的微信群,群名叫做上班两小时休息一整天,因为群里的几个小伙伴每天就上班两个小时,就可以下班了。而且前途也不错,你可以质疑,反正我不想解释。但他们也同样有自己的忧愁,但我想想自己,不就是在追求他们现在的生活么。能财务自由之后将自己释放出来,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不因为机票贵而做火车,出门吃饭的时候可以选择品牌更健康的食品,穿着上能选择更符合自己品味的装饰。而这些他们都有了,但他们依然忧愁,也是对于未来的迷茫。
我从来不会做规划是我的一个失败,之前一个老师还讲过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然后给我们列举说有一生规划的人都怎么成功成功了,三到五年规划的人怎么怎么了,她只有一到两年的规划,所以当了个大学老师。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我能一直把眼下做好,我就不需要规划。但是现在想想,规划真的是很重要。我大学是在偏远的边疆,那里的炖鹅很好吃。当我从边疆来到帝都的时候,我发现我第一个工作这步棋就下的很不好,而要弥补一段错误的选择,往往要付出时间和金钱。这正是我这个年龄段最缺失的,也是每个年龄段都缺少的。记得在西班牙语班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从大一就开始以后是工作还是出国,开始准备雅思托福GRE,而我开始准备的时候,都已经很晚。这种时间上的落后让我感觉差距的差距,还有一种差距是视野。我一直把太早的规划看作为事故。我认为年轻应该随心一点。如果现在再看,我觉着当时的自己太偏执了,如果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懂得多了,看的多了,才能做出正确的随心,而不是一味根据当时的认知水平随心。
我觉着我现在就是苟且,我需要的是多交流,从书中从交互中,与山水的交互,与朋友的交互。
老生常谈,内心的墨水多了,才能染出来一副雄伟的山河图,才能有清晰的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