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意练习】
步入而立之年的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人生原来是那么糟糕,毕业竟已快七年了!那一刻我努力想回忆起自己努力的模样,竟回想不起自己何时努力过。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肩上的胆子重了,应该是一个成熟的人了。并因自己三十岁了才意识到应该成熟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想到这里,我眼眶泛红,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那天我独自在下班的路上吃了一碗面,拒绝了所有的朋友的聚会邀请。
“你这孩子,怎么过生日也不出去和朋友庆祝一下,买点好吃的呢?今天你就三十岁了,年级不小,也应该……”电话那头母亲一直在说。最后,快挂电话时却说“孩子,生日快乐!无论怎样,你在妈妈心里都是最棒的,是妈妈的骄傲……”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我想我没有权利再在这里自怨自艾,无论是为了母亲还是自己。
我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走好之后的每一步……
【对比思考】
仿照原文前半部分先写了自己步入而立之年,却觉得人生一团糟糕的失落与惭愧。后半部分通过与母亲的电话,让自己下定决心重新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总体觉得仿写表达还不够清晰,希望继续努力!
【原文】:《母亲》节选 梁晓声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意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并因自己十五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么?!……”
那一天母亲教落了我一顿。数落完了我,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背景资料阅读:https://shimo.im/docs/QrV3sG1HwXIfKMaV/ 《〈母亲〉节选》,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分析】
1、围绕“母亲”和“我”展开事件情节描写。节奏:
第一段“起”,以回忆母亲的青春已逝为“起”。第二段为“承”,母亲老了,我长大了。第三句融入自己的感情,第四句为我为母亲买罐头的行为,也就是做出报答母亲的决定。然后是“转”,母亲先是数落,然后是母亲又为我攒钱买书的决定。最后一段“合”,母亲多年的辛苦是值得的。
2、用到的技巧是:
心理活动描写,那一天………………竟回忆不意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没有以“我”为第一人称从开头写到结束,而是借用母亲的语言,体现母亲的良苦用心。
3、标点符号的应用。我鼻子一酸,一个省略号,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愧疚。
最后写母亲时候,连续句子结尾用了两个省略号,体现母爱的伟大。
最后一句,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有自己的努力,还有回报母亲的结果等含义,都是要让读者自己体验的一份与“母亲”之间的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