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大不小赶紧结婚生子......
你的另一半告诉你别总跟某某某在一起做朋友;不要总是如何如何......
似乎爱我们的人大多都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爱我们,而我们也习惯了用这样的方式对他们。
这让我想到了很久之前度过的一个故事:一头狮子爱上了一只羊。每天天没亮养便出去采日出前沾满了露珠的嫩草给狮子;狮子也早早的出去狩猎,把最嫩的肉拿回来给羊。他们相爱着,为了不辜负对方都接受对方给自己的给予。但内心都有了痛苦。
他们相爱吗?毋庸置疑!可他们缺少了如何做到真正的爱对方。真正的爱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爱的同时不会痛苦,而这种真正爱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主观认为的那样。
什么时候你做的是对方当下需要的,是对方当下遇到的,是对方心里的,那么这份爱便会事半功倍。
很多人说,那如果孩子要吃糖我就得满足他们?那对方如果明明是不合理的需求也要满足吗?
对于这类事情前提就不是你要给予爱,而是被动要给予的时候。这个被动给予是在对方应有了诉求与明显的期待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正确的对待。能接受的都是合理的,绝对接受不了的就是不合理的,那么拒绝❌便是你的权利。
最近被一个朋友的家里事触动。地上有一节电池,孩子看到了拿起来玩。爸爸看到了:“宝宝,不要玩电池,电池会有危险。”妈妈厉声斥责:“为什么你要跟孩子说不要不要,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不好的情绪。你为什么不能把电池拿到她够不到的地方?不要总说不要。”
爸爸不高兴:“这是常识,我直接告诉她也是对的啊,让她知道什么是能玩的什么是不能玩的。不可以吗?”
结果是吵起来。而且是各执一词,互相和解不了。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谁对?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不需要称为吵架的原因。爸爸和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担负不一样的职责,而方式必然是不同的。在这种事情的教育上显然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而且也都不是能引起什么过错的方式。都可以达到让孩子不会受到伤害的结果。那么在这件事情上甚至说类似事情上作为父母是不需要吵的。
这件事是一件典型的爱得给予,他们的方式不同,但涉及到的第三个人是共同关心体,也会产生分歧。对于这样的爱给予时我们更要尊重彼此的想法,若能各退一步达成共识最好,若不能就并存,主要目的是好的是可以双双存在的。
给予与被给予都是美好的,如果那不是你喜欢的因为爱也是会接受的。学会感恩,学会包容。
2020,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