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53238/094ba3d791a95b7e.png)
现在有多少人,衣食无忧,但是并不开心。原因和物质无关,甚至不是因为身边的人没有给予关注,只是自己的心里缺了什么。
以前一个学生忽然给我发了信息,长长的一封信,阐述了生活的烦恼。
烦恼主要来自于她的妈妈,如图所示,妈妈以前是个能干人,我也见过,漂亮利索,现在身体患病,觉得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不愿意配合治疗了,这让在外地读研究生的女儿特别担心、不甚烦恼。
我知道他们家里的情况,经济状况良好,家人和睦。怎样打开她母亲的心结,能够改变现状呢?
我给她出了主意,不要安慰,不说道理,给她“找麻烦”。
心理学上有一条:有时并不是你去帮助别人他才喜欢你,却是让他来帮助你而使他喜欢你。把“喜欢你”,换成“活的有意义”也是一样的。
这个学生不愧原来是我的班长,一点就通。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3238/b81badfcd8067743.png)
我们要做的是:
一不讲道理
头脑清醒的人,说道理会比你差?这是一种情绪上的问题,觉得自己没用,沮丧颓废。立场不同,道理说得越多,对方会越排斥你。
二不要抚慰
我们通常认为病人需要陪伴、安慰,哄着她就好,这事要看情况,区分人,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长期这样被对待,尤其是年轻时掌控事物习惯的人,现在自己给大家找了这么多麻烦之后。
三请她帮忙
一个能干的人,最怕成为至亲的负担,自己身体的种种无能为力,已经击垮了各种斗志,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制造麻烦”,找她帮忙,让她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人。
怎么让她帮忙呢?
身体上帮不了忙,就去请教她事情,舍友相处的事情,恋爱的小麻烦,生活小技巧等,家里人也要装着忙的会忘记事情,让她当个备忘录,提醒锁门,提醒日程安排……
曾在有一篇《把碗留给母亲洗》的短文,说一天晚上,几位实习归来的学子在教授家里吃饭,晚餐结束后大家抢着要洗碗,被教授阻止。让学生们没想到的是,教授竟然让他八十高龄的老母亲洗了半小时碗。
搀母亲回房后,教授又把碗重新洗了一遍,然后对着诧异的学生们说:做母亲的没有不想为孩子做点什么的,即使她老了,但在她眼里,儿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忙。让她洗碗,她就会感到儿子需要她,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3238/48a7af68724e0e9d.jpg)
马斯洛需求层次存理论,最顶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希望别人注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被教育不要总是麻烦他人,这是现在都市人的交往守则,可是对于特别亲近的人,并不完全适用。
有时多给对方被需要的感觉,才更利于对方身心健康,以及双方的关系推进。
这个方法,其实还适用于教育。
我们在教育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时候,切记总是批评打压,而是要去多鼓励,多使唤,多给他找事做,要记住,你不给他找事做,他一定会给你找事做哦!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正被自己爱的人需要着,所以,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爱,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