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关注了多少个公众号?你每天会打开阅读的公众号有几个?有哪个公众号是让你一直有兴趣费劲去找到、打开、读下去的?
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你会期待有更多的选项。
当给你过多选项的时候,你反倒不知道选哪个,甚至都懒得去选任何一个。
网上文章铺天盖地。
文字的堆砌,丰富的辞藻,华丽的句式,似乎再也撑不起让人欲罢不能的文章。
怎么办?
写作是什么?是落笔成文,是文字表达?
写作高手是什么?是出口成章,是妙笔生花?
都不是。
写作是思想的外显。
抓人的文章,靠的不是华丽的外表,是触及读者的灵魂。
写作的底层逻辑,是对人性的认知和对思想的表达。
能抓住读者的文字,一定是触及到了读者最根本的欲念。
通常的文章包含的要素有:信息、观点、方法。
信息层面,没什么竞争力。
想靠信息差来制造比较优势,越来越难。
观点层面,表达的是看法。
浅层的看法,如隔靴搔痒,不过瘾。
深入一层,就可能触及得失。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对利弊得失的分析,更能抓人,引起读者的注意。
到了利益层面,就到头了吗?
还没有。
下面还有更深的一层,叫做欲望。
你有没有见过,你想说服你的同事,甚至上司。
你给他分析成本收益、利弊得失。
可是他依然不乐意听。
为什么?
就是因为,比利益更深的,是欲望。
他的欲望没有被满足。
他甚至为了欲望的满足,可以看不见成本收益、利弊得失。
欲望,这是人性的底层逻辑。
而人的欲望,其实无非就那几种。
本能的欲望,活得更好的欲望。
精神的欲望,满足感、虚荣心,正如iPhone 6的宣传语,bigger than bigger,永无止境,永远无法被满足。
写文章能把人的欲望层分析清楚,那就真正触及灵魂了。
所以,写作,写的哪里是文章啊,写的是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