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信息,凭着爬虫技术就能找到网页里所有你想知道的信息,接着算出你想要的未来趋势。
大量的信息被扒出来,信息的取得量大而不精,人也不愿意去深挖表面下的内涵,这样直接导致了网民的浮躁。譬如,纸媒已经逐渐远去,是否还记得年幼时看一本书的慢节奏。
倘若打开搜索引擎,看到的,也是互联网给你呈现的那一部分。如果有疑问,就寻求解答,每个人又成了最好的咨询师,接受陌生人的询问,做出主观的判断主观的指导,便出现了众说纷纭的经验之谈。
![](https://img.haomeiwen.com/i3302991/a3e184df31f0cc91.jpg)
此时,该信谁的?有人站出来说,你要相信你自己,那么,相信自己的前提,是通过冰冷枯燥的文献阅读实际数据和自我的思考而得出的,这个词叫做实事求是。大多数也只是用他人的实求自己的是,治标不治本。
当问题的解决浮于表面,也就表示着互联网的商业契机的出现。如何利用互联网深挖浮于表面的信息成熟,就需要线上线下的结合。
打开百度,搜索肚子疼,多少网站会给出你不同的病症总结,最后再来一句,需要去医院检查。那又是何苦在网上东问西看呢?
原因在于,医院的供需明显不对称。试想,如今高考赢家大多不愿意靠近医生等职业,转而炒火了金融之类行业的原因,也是为一个利字。再想,一个家庭为了学区房而付出了多少代价,这些资源,互联网只能提供信息,却不能提供实质。
人说体制内好办事,大部分在于,其熟悉着内部规则,知道办什么事要走什么流程。而外面的人,只能东跑跑,西问问,晕头转向。
这就是养活了中介产业的最大根源。信息不对等,的确是暴利。就像申请留学事宜,多少机构只是打着申学难的幌子收取利得,而消费者却忘记简简单单的在校园官方网站上就能查找到所需要的一切?
所以,线上线下的连接在于,实质性的信息获取,以及消费者自信。
倘若你让老一辈的手机用户大量网购,这是不实际的,这一群体会被新闻铺天盖地的网络诈骗吓退,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互联网,也会因为了解困难而退却。
互联网+已经覆盖了你的方方面面,从小黄车,到买卖二手车,再到网络教育,看似已经被实实在在的信息化中国包围,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人工智能或许是连接线上线下的亮点,用机器代替人,高水平劳动力的不足便能被补充,收益群体也会加大。但目前发展水平中,人工智能的代价是昂贵的。
消费者自信的增强,还需时间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