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刚的手段,柔的情怀

刚的手段,柔的情怀

作者: 团团的晴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11:22 被阅读0次

    外界对于董明珠的评价是“营销女皇”“商业铁娘子”,我对董女士的了解都是从媒体上的报道,印象里,董女士是一个“不讨喜”的人。她总是很严厉,不懂人情世故,做事十分果断,与传统女子所要体现的“柔”“温文尔雅”大相径庭。这次虚舟老师组织“心心相印读书训练营”,需要主攻一个对象,大多数人选择了毛泽东,也有人选择了马云,一直到了开营虚舟老师问我,选取哪个人物“钻研”?我脑子里才蹦出来一个人物形象--董明珠。因为她的严厉,也因为她的独特,我想看看她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她是如何带领格力成就如今的商业帝国。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董明珠,刚柔并济》,本书的笔墨着重描述了董女士的经营理念,在书本穿插她的个人故事。我每天读20-50页,200多页的书籍,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快速扫了一遍,我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刚与柔结合的女子形象,董女士用她刚的手腕治理企业、对抗市场竞争;用柔的情怀承担起对消费者、员工、股东和社会的责任。

    一、战略观

    很难想象在20年前,格力还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空调厂,差点被其他企业挤出空调市场,直到格力遇到了它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之一---董明珠。每个企业家、CEO都有自己的战略观念,那么董明珠的战略观又是什么呢?

    在董明珠看来,企业战略目的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可以多样化,那么战略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专一化战略,让格力电器迅速发展,并且多项技术被国家权威部门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国内说到空调,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会是格力,“好空调,格力造”这个广告语已经深入人心。技术领先战略,让格力在一拖多中央空调领域,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营销战略和多元化战略,我们看到了董明珠不断的适应市场,不断的调整格力的发展方向。当很多企业涌向房地产开发时候,董明珠守住了诱惑,没有随波逐流发展房地产行业,当很多人觉得格力做的发展很好,单靠空调等电器就可以占主导份额的时候,董明珠实行了多元化战略,她看到了智能化市场的巨大潜力,带领格力进军智能制造、智会生活、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董明珠的战略观,让格力可以成为百年企业。

    相比较现在突起的很多小企业,发展势头很猛,如果不能打造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很容易被社会淘汰。我曾经进入一家专门做交通监控、路灯等安装工程公司,但我只做了不到3个月就提出了离职。因为公司感觉杂乱,没有一个很完整的公司体系。公司原本是做软件开发,每年盈利也算可观,但随着广州、深圳等地方企业涌入,市场的竞争力增大,公司市场份额被缩减,只能降低价格承接业务,最后没有办法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因此转型到安装工程领域。2013年开始转型,承接了很多业务,我于2018年11月进入公司,发现2013年项目都还未结算,问起原因,一是资料不齐全,当初管理资料的人都走了,并没有交接完善;二是当初在现场做工的人也没有交接,工程完成到哪部分并不明确,是否已经按图纸完成,还是只完成了一部分也不清楚。并且2013年这几个项目可能存在工程款拿超的情况,所以领导也不愿意结算。领导希望我能自己完善资料,至少能平衡公司已经拿到的工程款。历史遗留问题太严重,很难推行,联系各相关人员都是互相推诿,工作很难开展,而且我不愿意对资料进行造假,基本属于推行不下去状态。随后上班不到一周,2018年有几个项目需要办理进度款,加班推进了半个月终于把项目情况理顺,并且把进度款拿出去申报。通过这次申报,我发现不单单是办公室员工,包括领导对这些项目情况都不了解,只知道这个项目合同签了多少钱,例如项目基本情况,施工进展,资料是否完备一概不知,整体感觉是不规范也不专业。做完这个项目后,接着领导希望能把2015年几个项目需要进行结算,情况与2013年遗留项目类似,但至少资料相对齐全些,可以从中知道项目情况。有一次加班过程中,有份资料我写了设备费10万元,领导看到了资料在旁边跟着财务冷嘲热讽,大概意思是公司不包设备费,只是做安装的工序。这个事情让我很恼火,究其原因我对公司的项目情况并不清楚,本项目合同写有设备费报价,并没有写清楚只做设备的安装,如果领导知道事情原委应该指出错误并说明情况,而不是跟着财务在旁边冷嘲热讽的说这个事情。本着友好合作原则,我还是把项目都理顺并且报送审计,审计公司也完成审核定案后才提出离职。

    这件事情后,我知道了领导的重要性,如果领导不负责,对公司没有规划,只为了赚今年的钱,不考虑明年其发展,那么企业很难发展起来。公司投标报价,存在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报价。比如同一个项目投标,其他企业最多让利10%,但我们公司去投标报价让利22%,这完全违背了市场行情,存在低于成本价报价的嫌疑。这个事情也让我看到了软件公司的前身,最后可能也会维持不了公司运营而被迫转型。老板就是公司的天花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带领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质量观

    董明珠的刚体现在了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上,她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视质量为生命。她强调“技术和质量是一个品牌的桶底,没有高品质产品就没有一流的品牌”。她以远高于行业规定的标准来消灭瑕疵、优化产品。

    例如,为了追求产品质量,格力制定了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格力标准”。按照国家标准,电容表面温度只要达到70℃、能正常运行600小时就是合格的。但在格力,标准是电容必须在70℃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才判定合格的。低温制热是一项关键的空调技术,国家标准是-7℃,而格力标准是-15℃。董明珠的刚都体现在了苛求细节,在技术和产品质量上追求完美,让质量观念深深的刻在了每个格力人的脑海里。

    读到这章节,我感觉到董明珠对每件产品、每个细节、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完美,不允许瑕疵存在。如果我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做事,应该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偏偏就是董女士的这样吹毛求疵的精髓,让格力每个产品都有过硬的品质,经得起消费者的考验。她的刚,是对企业的负责。

    我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对待别人的错误也很容易接纳。哪怕同事同样的事情犯了两三次错误,我也不会大声训斥或者变的严厉。对比董女士,我发现我的“柔”可能用错了地方。一个企业,如果对项目成果的错误是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是对自己不负责、对同事不负责、也对委托人不负责。适当的“刚”才能体现出问题的重要性,如果这些错误没有及时发现,将给公司带来声誉上的损失。

    三、人才观

    “并不是懂技术就是人才,你的品德决定了你是不是人才。”---《董明珠,刚柔并济》

    董明珠用人有这样两个条件:第一,从格力离职的人,不管他或她多优秀,想再回到格力是不可能的;第二,只要是从同行其他企业离职的,无论多有水平、多能干,格力原则上不收留。

    2008年,董明珠接到前同事的电话希望能够重返格力,但董明珠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该前同事的请求。格力电器90%以上的新员工来自校园招聘,坚决不用不认同格力文化的人才,她希望员工们对企业有绝对的忠诚度。

    董明珠的“柔”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她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为格力员工物质保障煞费苦心。格力制定了(1)职位激励;(2)薪酬激励;(3)住房激励制度,让格力每位员工物质得到保障,工资福利待遇高于同行业水平。“物质+精神”双管齐下的方式激励人才。人才的基本物质条件都满足了,格力让每位员工都体现到“家的温暖”,还怕企业发展不好吗。

    我现在的老板是一个很有情怀的90后,老板没有董女士那么伟岸,但他对员工也是颇为照顾。他的照顾不体现在给你画一个饼,而是实实在在的工资福利,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建筑类型行业,每个企业每一年都会存在有人离职,但去年公司没有一个人离职。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和而与奉承,如果你技术行那么你就上。如果你技术不行,那好,给你两个月时间让你学习,学习后还是没有成果,那么不好意思公司会给你降薪或者降职。

    结语:董明珠的事迹可以写很长篇幅,笔者文笔有限,只能从书中提取一两个观点进行诉说。这本书看完后,我还会接着读下一本书,在这三个月里,把董明珠的精神学透,希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想如果是董明珠,她会怎么做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刚的手段,柔的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szj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