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大量存在这样的家庭,用3句话来概括就是:
1 个极度焦虑的母亲;
1 个缺席的丈夫;
1 个有问题的孩子。
西方有一个说法:一个人出生两次,第1次是作为婴儿来到世界,第2次是通过恋爱和结婚,用爱的力量去疗愈自己童年的创伤,然后通过爱的力量重新组建家庭。
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应该是夫妻关系,连接父母孩子中心点是夫妻,而正好在这点上,很多家庭做得不好。很多人其实从小就没有真正学会怎样去爱,一旦结婚后,两个人也逐步演变为一种“共生绞杀”的关系。
妻子希望把丈夫拉回到家庭,但是丈夫往往躲避这种拉扯的关系找借口逃避,如养家不容易......有孩子后一般更恶化,妻子既然拉不住丈夫,不知不觉会把全部共生的纽带和孩子绑在一起。孩子和母子关系为家庭的关系核心。而丈夫呢,马上在家庭中就找不到存在感了,孩子老大,妈妈老二,丈夫老三,在家里往往地位最低的 。但是丈夫又觉得这种方式很好,本来我就想逃离家庭,正好可以把孩子推给妻子,更加脱离家庭。
所以,在中国的家庭中,公公这个角色好像从来就不存在,婆婆无论“好坏”,基本天天上映的都是婆媳关系和“丈夫争夺战”。
这样家庭背景下长大结婚的孩子,他从小就没见过什么叫健康的夫妻之爱。他从小看到的都是父母感情淡漠,经常吵嘴 、打架冷战。所以这种上一代的“遗产”又奇妙传递到下一代的家庭婚姻中,恶性循环!
我们还愿意继续悲剧重演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