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听了一节整本书阅读交流分享课《爱的教育》。教师备课非常用心,学生展示也很出色,真正做到了师生共读。但整节课感觉如走过场,学生只是把阅读成果展示了一遍,既没有方法、技能、能力方面的提升,也激不起任何情感波澜。难能可贵的是,学校大力支持,备课组教研氛围浓厚,讲课教师热情、虚心,这是一个人专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爱的教育》这本书感人至深,我每接一届学生,总是先推荐这本书,让学生从中受到爱的教育。
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如此震撼人心的一本书,课堂上师生理应受到心灵的触动,切实受到爱的教育。
首先进行教学观察。
老师简单导课,明确课型之后,征求学生意见:打算分享哪方面的内容?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出示分享目录:作者、背景、主要内容、人物形象、读书感受。学生依照目录分组展示,教师插入作者介绍、创作背景等资料,并介绍100+3+1=1的奇妙公式,最后用12分钟拓展延伸,老师提供疫情期间爱的画面,并设置响亮的背景音乐,学生在背景音乐中分享各自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再谈教学评价。
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应像一节常规的单篇阅读教学课那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完整的教学流程,有相应的教学评价,有课中与课后小结,有板书设计。
这节课没有教学目标,所以教学思路不够清晰,学生学习没有方向。本节课理应设置这样三个学习目标:激发阅读兴趣,给予方法指导,感受爱分享爱奉献爱;导课有点松散平淡,导课先声夺人,能迅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分享读书成果时,教师没有针对性评价,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没有获得提升;教师评价语单一、乏味,评价语要丰富、恰当、因人而异,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要归纳、分类、提取规律;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应出示教学环节或者问题、任务或话题,本节课课件没有呈现学习任务;课件上的字体要清晰可辨;每一个学习活动结束没有阶段总结,学生对所学内容缺少整体回顾。如学生展示阅读收获时,用写读书笔记,做手抄报,列思维导图,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老师可以这样点评总结:“同学们用不同形式展示了小说的故事美、人物美、主题美、写法美与文体美,美不胜收”。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过早过长,用时12分钟,背景音乐音量太大,有点喧宾夺主。
最后谈教学建议。
导课建议有两个:一是入题导课,一下子切入文本:书名叫《爱的教育》,谁对谁的爱,什么样的爱,从中获得了哪些教育?今天我们通过读书交流分享课来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设置悬念,开启思维:作者亚米契斯曾经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我们读了这本书,灵魂上受到哪些震撼呢?今天我们就开启交流分享之旅。
第一个环节教学建议:可以设计成挑战赛,对作者、书名、主人公、简单的故事情节进行抢答,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参与意识,也便于整体感知内容。
展示环节建议:可以从人物与情节入手设计主问题。小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感人肺腑,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最打动你的故事是哪一个,为什么能打动你?
对学生的理答建议:通过理答,让学生明确小说主题,同时也把抽象的“爱”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起到点拨提升的作用。比如,学生展示《爱国少年》这个故事时,老师可以这样点拨“爱就是维护尊严”;展示《小泥瓦匠》这一故事,老师可以这样概括“爱就是尊重”;展示《铁匠的儿子》这一章节,老师可以这样评价“爱就是包容和理解”;展示《费兰蒂的母亲》这一章节,可以如此评价“爱就是给他改过的机会,无条件接纳”等等。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如此评价,学生的思维由低阶上升到高阶。
这节课缺少教师总结。课终总结,可以陶冶情感,升华主题。可以这样总结:“《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乡,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爱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通过读这本书学会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奉献爱。”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所以,师生共读时,教师要设计好阅读任务,注意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真正带领学生读好这本书,真正受到爱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