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 | 纪律意识的形成

教育管理 | 纪律意识的形成

作者: 冷莉莉Lily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20:56 被阅读374次

    凡群体聚集的地方,在初期都会经历个体自由与集体规范的冲突和磨合期。在学校这样特殊的地方,更是如此。之所以说学校特殊,是因为它是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地方,而不是靠纪律规则维持秩序的地方。那么,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及行为习惯呢?老师根据管理需要,列出若干条行为规范,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老师扮演的角色不应该是警察或者法官,通过规章制度惩戒不合法的人,以达到维持治安的目的。只靠权威规训,短时间内的确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离开权威的监控,就会变本加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班级在室内看起来很有秩序,一到户外活动就会失控。户外会让孩子有逃离老师视线的感觉,于是那些在室内被压抑的部分一下就挣脱了缰绳,开始加倍放纵。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是唯唯诺诺的胆小怕事者,要么是阳奉阴违的投机者,或者是“凭什么管我”的叛逆者。

    纪律要求和人的本性是冲突的。老师应该充当答疑解惑的心灵导师和开沟挖渠的引路者,让他们经历“冲突--思辨—化解”的循环,在经历中学会理解自我和他人、个体和集体的冲突及共存关系,并掌握其中的分寸感。首先,让他们先充分遭遇个性自由需求与和谐环境要求的冲突,深刻地感受到约束自我的必要性。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对冲突进行充分思考和辨析,达成临时性共识,形成规则。最后共同制定相应的反馈机制,同伴间相互提醒,纠正不当的言行 (必要时可刻意练习)将内在的意识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本质上,我们要培养的是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不经思考辨析的规则遵守者。

    如何在实践操作层面将以上的理念落实呢?

    一、老师先知先觉

    在谈一个老师对一间教室的文化、风气等风向进行把握时,经常会用到一个词“敏感”。比如评论“某老师对某现象非常敏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疏导,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某老师对某现象不敏感,问题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还没觉察到。”那么这个“敏感”的能力来自哪里?是先天就决定了,还是后天可以修炼?一旦把问题归结为天性,似乎有问题就是理所当然。但事实是这样吗?先看个例子。

    在剧场观看演出时,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合适的?

    如果一个老师事先对理想的剧场演出环境进行过思考,从进场环节、候场环节、观看环节、到离场环节都有过细致的想象,脑海中有清晰的画面,那么,当他到现场时,就会将脑海中的图景和现实中的图景进行对比,便会迅速发现问题。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敏感”。

    仍然是上面的老师,如果他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因他脑海中没有任何预期中的模样,所以很快就被周围的环境所遮蔽,而无法分辨。即使感觉不对劲,也不能迅速描述和寻找根源。

    可见,很多时候,“敏感”是一种职业素养,以对事物的先知先觉(提前预设、计划)为前提,是可以通过后天有意识地修炼而获得的。先天的性格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会影响人对事物细节的关注,但是后天的修炼占更多因素。

    只有老师先知先觉,头脑中有理想的模型,才能把学生引导到理想的模型。

    二、理想的“纪律”模型的模样

    前面讲到,老师必须先知先觉,脑海中有理想的模型。那么,理想的“纪律”模型是什么样子呢?

    从结果来描述,就是每个孩子都是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而不是被动遵守者。他们清楚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的得体行为,并理解其为何得体,并以此为标准主动要求自己遵守。

    从过程来描述,就是文章开头论述过的“先充分遭遇个性自由需求与和谐环境要求的冲突,深刻地感受到约束自我的必要性。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对冲突进行充分思考和辨析,达成临时性共识,形成规则。最后共同制定相应的反馈机制,同伴间相互提醒,纠正不当的言行 (必要时可刻意练习)将内在的意识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三、如何构建理想的“纪律”模型

    1.​让学生遭遇冲突

    在非紧急的,不关乎生命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们犯错的机会。不要开始就树立条条框框的规矩,不准孩子做这个,不准孩子做那个。有些可见的危险,是可以结合孩子已有生活经验和常识,分析引导,预知背后的危险和不合理性,从而避开风险和问题的。但更多的问题只有在亲身体验时才能深刻感受。只有在他们亲身感受到无约束状态下的混乱,才会有约束的需求,才能引发约束需求和自由需求的冲突,从而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分析约束和自由的关系。

    如果学生从来都没有机会体验无约束状态下的后果,没有遭遇认知上的冲突就永远体会不到约束和自由之间的界限,而只是木偶一样执行命令。当外界的命令和约束消失时,内在被压抑了的自由,就会成倍泛滥。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2.​引导学生对冲突进行思考辨析(两难问题的辨析和讨论)

    在学生遭遇问题、陷入混乱中时,老师需要引领孩子辨析,帮他们理清冲突的根源,并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选择。

    3.​达成临时性共识,形成规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倾向,在同一个事件中,即使在都有道理的情况下,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但生活在集体中,必须要协调自己和周围人和环境的关系,形成能被集体接受的行为习惯。所以,老师要在上一步引导学生辨析和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学生就某个问题达成临时性的共识,并作为集体的规则。

    4.​复杂情境中,规则的补充和打破

    规则仿佛是在杂乱的环境中划出一条条线,使事物按照线条排列,保持秩序和条理。大多数情况下,能判断事物是在这条线条内,还是外。但现实中还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放在线条内、外都可以。这种情况怎么办?看两个案例。

    案例1:

    班里经常有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想去洗手间,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效率。怎么办?暂不说,那些一刀切,不允许孩子上课时间去洗手间的做法。就按照前面构建“理想模型”的方式,前期引导孩子们达成临时性共识,并形成班级规则:尽可能在课前去洗手间,课上不去洗手间。但如果有孩子水喝多了,实在憋不住,或者拉肚子要去洗手间怎么办?如果孩子就认定规则是不可打破的,一直憋着,最后极有可能尿裤子。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低段会时有发生。

    案例2:

    学校有孩子经常倒剩下的饭菜,浪费严重。怎么办?

    仍然不说一刀切,强制执行的情况。单说老师在前期的铺垫引导下达成临时性共识,并形成了班级规则:凡自己打的饭或者同意老师帮自己打的饭的情况下,把饭吃完,不能浪费。但如果饭菜质量突然出问题,比如没洗干净或者有某些地方糊了,再或者孩子突然不舒服,实在吃不下,怎么办?

    以上两个案例按照严格的规则执行,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规则是可以修正和打破的。而且越是简单方便执行的规则,破例的情况可能越多。面对这种情况,可能有人会质疑,如果孩子们知道可以破例,会不会故意钻空子?很多人牢牢地守着边界,不肯破例,大概就是担心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我的观点是,在孩子的道德人格形成的阶段,他们要学的就是把握规则和自由,常规和特例的分寸感。它只能在孩子们一次次地挑战边界、遭遇冲突、化解冲突中实现。简单粗暴地说行或者不行固然省去很多麻烦,但同时也抹掉了在复杂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事物的可能性。

    当然也可以在达成共识,形成规则阶段,由老师提前设置选择两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复杂情形进行多维度思考辨析,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问题,在模拟的场景中完成弹性更大,能承载更多可能性的规则。

    5.​定期反馈,将内在意识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前面4个环节解决的是意识层面的问题。但从意识到行为,还有一段距离。这时需要老师或者同伴不断地反馈,正向激励,以实现意识到行为层面的转换。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刻意的练习。比如练习如何安静有序地进餐厅就坐,可能需要来回走几遍。但前提是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目的。这个环节有非常多内容可写,但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管理 | 纪律意识的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ei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