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仅要对孩子表现出爱,还要了解孩子的感受,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父母让孩子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要看到孩子背后的一些捉摸不到的事情,让孩子信任家长,能够自如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1.接纳孩子的情绪
要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父母首先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无论是孩子暴怒、气愤,高兴、兴奋,家长都应该对此表示关注、尊重和理解。孩子只有被我们认可,才会感觉快乐,才会有良好的行为。如果孩子的不良情绪被接受了,孩子会感觉被鼓励。当孩子的感情得到认同时,内心回慢慢平静,更容易对家长产生好感和信任,这样孩子便会和家长说心里话。
2.帮助孩子转换情绪
当孩子心情苦闷时,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改变心情。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出去玩一下或去吃一顿。
3.给孩子一个特殊的渠道做事情
当人产生悲观情绪后,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悲观情绪埋进心底。情绪宣泄可以起到维护心态平衡的作用,当我们心情不好时,可以听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可以被理解。
4.教会孩子控制情绪
孩子的情绪容易改变,难于掌控,父母要见机行事。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要培养她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如:做深呼吸,就算发脾气,也不能伤害其他人;在孩子年少时,家长多训练他们掌控和合理宣泄情绪,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这又是一次考验:当孩子成绩有下滑时,怎样鼓励孩子重拾信心,正确看待一次考试和分数
女儿上次月考考了年级第一,在众人的关注下,有些得意,我们父母也显得开心与骄傲,但并没有认为这要怎么样,给与特别嘉奖。反而孩子自己在家的学习看似有些放松,这次期中考试后成绩分数出来,也证明了我的观察,成绩退步已在我的意料之中。怎样让孩子对学习保持长足的信心和努力状态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引领孩子正确看待考试,不因一次考的好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次退步而悲观失望,这也考验着家长的智慧。
1.接受孩子的事实和当下情绪,爱孩子是无条件的,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不会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孩子争吵,造成不和谐的亲子关系。
2.关注孩子的不良感受,并适当替她解压。当孩子信任后,孩子会说出自己的感受、看法和行动的想法,并及时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信心。把高考当做长跑,需要的是调节自己各阶段的状态,并适当增加能量补充。
3.趁回家,和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如运动、爬山走近大自然,一起筹备丰盛的中餐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