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韩非法家所认为的,当时在君臣关系方面所存在的弊病:也就是,国君的地位和权威变得越来越卑贱了,而大臣们的地位和权威却变得越来越强大了。也就是说,韩非认为,国君至高至上的权威不能丢;国君驾驭大臣的“法术”也一定不能丢。
对此韩非文曰:“上世之所以立廉耻者,所以属下也;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女妹私义之门不待次而宦。赏赐之,所以为重也;而战斗有功之士贫贱,而便辟优徒超级。名号诚信,所以通威也,而主掩障;近习女谒并行,百官主爵迁人,用事者过矣。大臣官人,与下先谋比周,虽不法行,威利在下,则主卑而大臣重矣。”
这段经文韩非意思是说,国君之所以树立礼仪廉耻的标准,是用来劝勉大臣们的。结果反观现在那些士大夫们,他们却不以自己平时所干的那些肮脏卑鄙的勾当为耻,反而以此为荣;或者以自己的裙带关系和私人交情来谋求升官发财。国家法律的赏赐,本来是用来激励臣民通过为国效力而变得尊贵的,但现在现实却是:那些英勇作战的有功之士普遍贫贱不堪,而那些谄媚逢迎的人和国君身边的优伶酒徒却得以越级做官。名誉和功业相符合,这关系到一国之君的威势与尊严,然而现实却是国君偏偏就在这点上被蒙蔽了!国君的近臣及宫女们如果同时弄权,结果必然就会导致国家各个部门的用人混乱。比如,如果大臣们权势过高,则他们就可以任人唯亲地去为国家选拔官吏;这种事在操作时,往往都是先与自己的亲信密谋策划,然后再去到处植党营私……这样长此以往,国君哪里还会有权势与威望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