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08:21 被阅读0次

    1

    王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驿站创建心学,提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理念,这八个字我也经常听说,却不明其理。近日读《王阳明传习录》再加上自身之感悟,略有一点心得。

    这八个字简单而言,就是一切靠自己,不必寻求外力。浓缩成三个字就是,心即理。

    心即理,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所有的天理、真理乃至于道理,都在我们心里,不在心外的事物上。每个人心中都有孝、忠、信、仁这些天理。这些天理不在父母、老师、领导、朋友那里,而是在我们心里。

    倘若没有私欲阻隔,我们真心实意地对待父母、领导、朋友,那么,孝、忠、信、仁的天理自然就会从我们心里呈现到父母、领导、朋友身上去。

    同时,也不需要去学习如何孝、如何忠、如何信与仁,只要没有被私欲遮蔽,真诚无欺地释放这些天理,自然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才是忠、才是信与仁。

    问题是,虽然所有的天理、真理、道理都在我们心中,但如果不去把它呈现出来,就等于没有。

    王阳明先生说,心在腔子里是心,到事物上才是理,所以说,心必须到事物上才能呈现出理。

    心、理是合一的。

    倘若一切理都在我们心中,做事必须靠心,那我们按本心所做的一切事,就都是符合天理的,都是伟大的事。用心孝顺父母、对待领导、交往朋友,看似是小事,其实都是伟大的事。

    不在事物上寻求理,而在心里寻求理,这就是让我们用心。

    比如,河水流过石头,会发出响声。我原以为这声音是单独的河水之声,而实际上单独在河水和石头这两件事物上都寻不到它响的理,用心琢磨,才明白,原来是河水和石头一起作用,才形成响声。

    凡事用心,必得其理,是为“心即理”。

    这是简单的理解意思。

    2

    儒家哲学认为,人心由两部分组成:性(人性)和情(七情六欲)。朱熹认为,只有人性是符合天理的,所以说“性即理”;王阳明先生认为,人性和七情六欲都符合天理,所以说“心即理”。

    承认适度的七情六欲是天理。当自己承认适度的七情六欲就是天理后,就会对别人的情欲持包容的态度,唯有承认七情六欲,才能承认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人。

    特别是这次来到这里工作,接触了不同的人,看到在每个人身上呈现出来的不同欲望,被欲望趋势,却又善良的人,我更能包容、理解人的七情六欲。也对自己和他人更加宽容。

    人性就如指南针,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适度的七情六欲则是加速器,它大多数时候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冲动,这种情感的冲动,对万事万物付诸我们真实的情感。

    如果我们只有人性,而没有情感的冲动(七情六欲),那我们就是一尊石佛,空有正能量在,却不能发挥。

    我也认可情感的冲动在我的人生中起到冲击波的作用,我也才真正懂得了人生。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因为我们的心是完整的,但凡是个人,就有心,有心就有指南针似的人性和奔向指南针指向的七情六欲,有了这两样东西,还需要向外求吗?

    人性就是让自己走正确的路,七情六欲则是让我们在这条路上加速行走,而且保证能走到底,由此会产生出无数的理来,何必向外求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即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eu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