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

作者: 富足拥抱着你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6:24 被阅读0次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王阳明

我们不少人学佛做功夫,往往压念不起,以为一念不生地坐上十天半月、乃至十年八年,是好功夫。殊不知,这样修死定,不得真实受用,不能出三界,只是压伏一时,一经翻动,妄念生起,更胜于昔。纵不翻动,死坐在那里,有什么用啊?久久死定,会变成土木金石的。真做功夫须活泼泼地在事境上锻炼,知道心念起处,是本性的妙用,不去着相,则智慧日增。我们修行要成活佛,不是成死佛,要起种种妙用,利乐众生,这样才有价值。不是死坐在那里不动,那不成了泥菩萨了吗?

见到本性之后,须要在事境上勤除习气。观照,就是除习气的最好办法。观照,就是佛性的妙用啊!不仅观照时是妙用,一切时都是妙用。比如游山玩水、探亲访友、看戏跳舞都是妙用。不是不能看戏,但不要被戏看了去,被戏里的情节转了去。正看时,随着戏里的悲欢离合而频起喜怒哀乐,看过后还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脑筋老是跟着戏里的情节转,这个人这么好,那个人那么坏……这就叫做被戏看了去,这怎么行?看戏也能用功练心,看看这个心能不能被转动。若能达到“犹如木人看花鸟”,就是好功夫了。但这并不是说,戏里的好人坏人都不知道,戏的情节也不知道。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岂不成了死水一潭了吗?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分别取舍,不为戏里的情节所动。看而不看,不看而看,丝毫无住。“人间事不过总是戏”,我们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其实这都象戏一样虚妄啊!一口气不来,这场戏就演完了,执着它干什么?

~元音老人

热情即道路。

它走到自我实现之路。

如果你没对任何东西有热情,

你根本就没有生命。

你抵抗什么,什么就会持续,

你静观什么,什么就会消失。

人生的重点并非到达任何地方

人生是注意到你已经在那儿,

并且一向都在那儿。

你一直并且永远都在纯粹创造的片刻。

所以,人生的重点是创造,

创造你是谁和是什么,

然后去经验它。

你明白吗,受苦与事件毫不相干,

却与一个人对它的反应有关。

发生的事只不过是发生的事。

你对它感觉如何则又是另一回事。

——《与神对话》

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圣经》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王阳明

无私心便是当理,常快活便是功夫。

~王阳明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王阳明

相关文章

  • 心即理

    听了雨馨老师讲的《譬如幻翳,妄见空华》这节课后,对王阳明先生的“心即理的人生论”有了一点点理解,记的初读传习录...

  • 心即理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王阳明 我们不少人学佛做功夫,往往压念不...

  • 心即理

    想必接触过阳明心学的人都听过心即理,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个概念,就要了解其提出的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道的概念,而道...

  • 心即理

    王阳明哲学三条核心:1、心即理2、事功思维(务实,不玩虚的)3、知行合一 心即理总则:1、正确的概念定义、真理本质...

  • 心即理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看了一通,还是不能准确理解心即理的准确定义。自己估摸写点吧。心即理,就是...

  • 心即理

    10.28:读《传习录》—心即理 朱程理学主张“性即理”,认为人的本性由天所赋予,而天理作为人性的内容又规定了...

  • 心即理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新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交友便是信。

  • 心即理

    心即理,心外难道还有心外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呼?王阳明的 心即理 思想,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两方面,即...

  • 心即理

    大约一星期前,在家无事,用手机找了一篇网络小说,心想:又没有事,看看小说,打发无聊的时间。但是开始看了,就...

  • 心即理

    今天是日更的第二篇了,昨晚与好友miu见面聚聚,畅快的喝了些啤酒,也聊到人生中的一些话题,个人的成长以及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即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c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