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所农村中学里,我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并且一呆就是二十几年。那时候,学校,就是我的全部世界。每天上班在学校教学,下班在学校吃住,同事即为朋友,圈子里除了老师就是学生。生活,单纯到不能再单纯;思想,窄到不能再窄;思维,定势到从不想改变。我在理所当然中麻木着自己的感觉。
我所任教的学科是数学,一个和符号打交道的学科,抽象的理论,枯燥的算式,让学生望而生畏的逻辑思维,没有对数学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是怎么也熬不了几年的。而我,一干就是近二十年。中间也有迷茫,也有倦怠,然而,挺过去,前面就是蓝天。
在这期间,能给我精神慰藉的,是图书室那琳琅满目的书籍。《安娜卡列尼娜》《傲慢与偏见》《德伯家的苔丝》《漂亮朋友》等世界名著是我的最爱。我沉浸在虚幻的世界自娱自乐。
然而,人总不能脱离社会活着。回到现实中来,我的生活总是感觉少点什么。是什么?在无数次询问自己后,得出了结论:我缺少与外界的沟通,这使我近乎封闭的生活无法提升质量,就象一所房子,没有门窗,外面的新鲜空气进不来,里面的霉气出不去。
当时,正好学校里开设电脑课,是那种DOS命令的老式电脑,但是,那对我来说已经是新鲜至极了。于是,课余时间,我开始练习五笔打字,学习且DOS命令打开一些文件。
2006年,借来了二妹家的电脑,是WINDOWS命令的,简单实用了很多,接上网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开始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最先接触是的《中国教师报》论坛和成长论坛,每晚,浏览这两个论坛的帖子,一直到深夜。有时,也在别人的帖子下面回复几句话;有时,自己也试着开个帖子。年底,中国教师报对2016年的盘点,我的盘点竟然被选中了,还寄来了样报。那是好多年以来,我们学校收到的第一份国家级报纸样刊。发表的激动,同事的羡慕,学生的佩服,让我如坠云里雾里,飘飘然了。于是,大胆地向各种国家级或省级报刊投稿。
我选的大多是话题稿件,因为在成长论坛,有一个媒体征稿版块,有十多家报刊在此征稿,再说,有话题为中心,比较好选题,不用自己多费脑子。我选的话题征稿主要与教学与管理有关的,贴近实际,用自己的经验,分析总结问题,倒也有话可说,
写了四十几个话题稿件,中了四篇。虽然中稿率不高,但是,练出了有话可说和有话敢说。
说得多了,几百字的话题稿子综合一下,就成了一篇论文。看着论文中自己的观点,竟然有点陶醉了,原来这十几年的机械重复式教学也不是白过的。
写作初入门路,刚见成效,就不得不半途而废了。2008年到2012年,因身体原因,搁笔停滞了。
2013年,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江山文学网站,写作的欲望再度被勾起。而且从写专业的教育文章,到写一些随心散文,文体有所改变,但是话从心出的写作方法还是没有改变的。每写好一篇,发到网站,看到编辑的按语和评论,心情激动不已。
写作的激情忽冷忽热,持续到今年四月份,看到别人公众号的成功,有了自己开公众号的念头。申请了一个公众号,每天群发一篇文章。五月份,参加了写手圈的培训,遇见了简书。喜欢把自己的文字贴过来,希望得到比较高的阅读量,但是阅读量一直没怎么上升。
不管你读还是不读,我的文字就在这里;不管你来还是不来,我一直在简书等你。
文字,是一种表达,是一个爱好,是一条沟通的纽带。
遇见文字,遇见简书,遇见写作,遇见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