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英歌h
回家,过年,是件多么美好的事,令人充满期待,却被“疫”动得心神不定,搞得惶惶不可终日,感觉“年”味都变了,美好被稀释、幸福被肢解。
昨天晚上,连续收到社区网格员发在业主群和群发的信息,大意就是家里有市外近期准备回来或12月底已陆续回来的,明天到社区报备。
那些近期准备回来或者已经回来的,都是哪类对象?十有八九是学生放假、打工者返乡、父母夫妻子女团聚啊。这一报备,客观上可以理解,也必须支持配合,可这心里,是不是不是滋味,这年是不是有点变味?
由此及彼,计划中返乡,老家那边的社区也需要先去报个备?可是,春节将至,这个年究竟会在哪里过,还是个未知数。
一开始,和王兄俩信誓旦旦向亲友表示,今年回家过年。后来,心怀忐忑加了个前缀:假如没有疫情影响的话。
我回家的决心却一直没变,大不了隔起来,隔在老家,正好多陪陪老爸,集中隔起来,就当体验生活。但一想到不确定因素太多,王兄是要天天外出活动的,且不说冰天雪地不方便,万一隔起来,两天他就受不了,十天半个月还不隔疯了。出于关心,我提出一个人回老家陪老爸过年,让女儿女婿外孙女回来陪他。这样我行动起来也方便,临过年随便打趟飞的回去。
王兄虽有亲情方面的顾虑,最终还是接受了此建议,并表示等春暖花开、等疫情过去,一定再陪我回。跟女儿一说,却让我听出了弦外之音:“东北家里暖和,对他的腿不是更好嘛,风险哪里没有哇?”
旁敲侧击明白了,小俩口以为我和王兄要去东北过年,已经计划了带孩子去珠海看爷爷奶奶。王兄聪明人啊,马上明确表态:“你们不要因为我打乱计划,该怎样就怎样安排,我回乡下和你姑姑叔叔们过年!”
好吧,为了各种成全,一家人看来要分三地过年了。
且慢,计划没变化快,珠海出现多起病例,外孙女估计这个春节见不成爷爷奶奶了。
老弟劝我还是算了:“按重点关注区,你到哪儿都得居家隔离14天。”
“开什么玩笑,我又没在重点关注区!”
“”你们省是。我们这边都扩大化。”
老妹发来一段国家卫健委的视频,大意是讲执行防疫政策层层加码是“懒政”行为。我马上百度了同样的内容:
“去年过年就这么说的。”
为减少疫情期间的流动,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推出各类就地过年大礼包。我还看到某航空公司推出春运出行优惠大礼包。不过对后一种礼包却有点不解。这礼包中有个内容是,凡留在本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家属从外地来本地探亲2人以上,每人可在实时票价基础上享受往返200元优惠。
就地过年大礼包是留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既然都留人家在本地过年,不要返乡了,航空公司推出这样的大礼包,怎么感觉是鼓励人家家属来探亲呢?既然家属能来探亲,那务工人员干嘛不可以回家?
不管是什么样的大礼包,反正我都享受不到。我若能顺利回家过年,我宁愿这个年在群里多发红包。
但是,我有点动摇了,不全因疫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