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早餐的六大误区
1.起床就吃早餐
不少习惯早起的人在清早五六点钟起床后就马上进食早餐,认为这样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利于身体吸收。但事实上,早餐吃得太早,不但对健康无益,还可能伤肠胃。人在夜间的睡眠过程中,身体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休息,但消化器官因为需要消化吸收晚餐食物,通常到凌晨才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吃得过早,就会影响胃肠道的休息,长此以往将有损胃肠功能。
2.早餐过于营养
在清晨,人体的脾脏困顿呆滞,饮食营养过量会超过胃肠的消化能力,食物不宜被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会使消化功能下降,导致胃肠疾病,并引起肥胖。
3.纯牛奶混淆“早餐奶”
牛奶是很多人早餐的必备之选,不少人在选择时经常把“纯牛奶”和“早餐奶”混为一谈,但二者其实是有区别的。纯牛奶和早餐奶虽然都有牛奶成分,但配料和营养成分不同。纯牛奶就只是鲜牛奶,而早餐奶的配料包括牛奶、水、麦精、花生、蛋粉、燕麦、稳定剂、铁强化剂、锌强化剂等;早餐奶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2.3%以上,而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2.9%-3.1%之间。个人在进食时应注意区别选择,并调整相应的食物搭配,才更有利健康。
4.“牛奶+鸡蛋"代替主食
牛奶+鸡蛋”是不少人早餐的主要内容,但其实这样的早餐搭配并不科学。早晨人体急需靠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来重新补充能量,而牛奶和鸡蛋本身虽然富含高蛋白,但它们提供的优质蛋白主要是供给身体结构的,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人在进食后很快会感到饥饿,对肠胃有一定的影响,并会间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对儿童的影响尤其大。
5.早餐营养单一
早餐不能吃太好,太丰盛,比如大鱼大肉的,但是也不能吃太差。最主要就是要营养均衡。有些家里嫌麻烦,就会准备一些简单的早餐,如牛奶、水果,这些食物的热量低,并不能满足一上午所需的能量,所以会大大降低工作和学习效果。
6.就餐环境差
不少年轻上班族习惯边走边吃,但实际上是为“病从口入”提供了机会,而且,会让胃很不舒服,影响到它的正常消化,最终导致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消化不良。早餐街上买,卫生也难保证,各种灰尘、汽车尾气以及塑料袋中有害成分。
三、什么样的早餐才算“合格”?
说了这么多,一顿营养又健康的早餐应该是怎样的?什么样的早餐才算“合格”?早餐不应该天天一个样,也无需墨守成规。下面为大家提供一顿健康营养的早餐应该具备的5个条件作为参考。
1.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家庭中,早餐主食通常是粥。其实碳水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包子、面条、红薯等,日常注意粗细结合,主食控制在80-100g。
2.新鲜蔬果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在早餐里吃蔬菜水果的习惯,有研究显示早晨摄入维生素可以使人精神饱满,蔬菜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维生素,还提供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新鲜蔬果至少二选一,摄入150-200g比较适宜。
3.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强调“充足的奶和鸡蛋”,这类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日常早餐可以鸡蛋一个,羊奶250-300ml。奶类不仅提供蛋白质,还是钙重要来源。
4. 坚果类
适当加入一些坚果在早餐中是很好的,如核桃、杏仁、板栗、榛子等,坚果美味可口,富含各种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富含丰富的维生素E和钾、镁、钙、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对于调节人体胆固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还有益于大脑健康,有利于心脏健康。
5. 健康的烹饪方式
少油炸,多蒸煮。应以清淡为主,切勿重油重盐,摄入盐油过多易给身体带来负担,增加多种疾病患病风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