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打开这篇文章你就有机会在编导专业上更进一步
知乎上很多同学非常困惑,为什么很多人说名校不喜欢机构出来的学生
其实不是名校不喜欢,只要不是野鸡学校,都不会喜欢机构培养出来的学生
道理其实很简单,老师们没办法去鉴定机构出来的学生,艺术上真实的天赋
所以就会有老师说更喜欢一张白纸的学生
注意!
这里的一张白纸可不是什么都不会,而是身上没有机构给套上的条条框框
举个例子
几个人一起面试的时候,有的同学简短的介绍一下自己,有的同学开始背机构准备的模板
老师这时候并不会因为模板背的好,自我介绍准备的出彩就觉得这个学生很好
反而会觉得这样的学生没有什么意思,一看就是机构培养出来的
因为面试的重点根本就不在于自我介绍,这个时候老师才不会记住你们谁是谁,如果接下来专业的题回答的很好很出彩,自然老师会注意你
所以,重点根本就不在那些外在的形式
这一点特别有意思,基本上编导艺考老师们不会在意颜值(中戏除外)
就好像相亲,对方只在乎你的内在
所以,一个好的老师不是在培养一个学生,而是在熏陶一个人的内在
而这些,永远不是机构填鸭式教学能够明白的
其实,有些事情不能一味的赖机构
高中生市场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个市场依然处于被垄断的状态
这就导致了垄断方的随意定价和无赖教学
今天有个小朋友私信我,说她们学校合作的机构学费要5万!每周一次学习!
我想对那个机构说,这个价钱你们干脆去抢银行好了!
今天把公众号开通了,名字还是叫 编导干货 公众号头像用了一拳超人的图片
这个世界有邪恶就会有正义,如果没人站出来守护正义,那么我就来做一个超人守护你们
因为你们实在是太可怜了,高中这个年龄段基本上是没有自主权的,要么听家长的,要么听老师的,殊不知这些东西都像枷锁一样,束缚着你们的翅膀
感觉自己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回到今天的主题
名校老师要的白纸指的是能够培养的学生,并不是偏激的说什么都不会
基础知识很重要,但是太深入的就没必要了,因为进了学校自然有老师来交给你,如果你学的比老师还专业那还上什么大学
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对艺术的感觉,这个看似虚无缥缈但也是重要的,而这同样决定了影评和故事的高度
举个例子
一部电影你看到的是讲了一个故事
而别人看到的是导演表达的意蕴
也许你可以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来应付考试,但无法通过填鸭式的教学培养自己的艺术感知力!
而这就是衡量优劣的标准
就好像你看一幅画不就是一幅普通的画,但有些人却在画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世界、看到了悲喜
白纸不是那么好成为的,任何只要艺术相关的科目,没有这个能力,注定就是普通学生,而这一点,最致命的不是努力可以达成的
在此,奉劝各位专业的学习重要的是天赋的开发启蒙和基础知识齐头并进,如果你正在经历填鸭式的无意义教学,好好和家长谈谈,早日脱离苦海吧,否则艺考过后后悔的只有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