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
所有可能性,在于你是否行动

所有可能性,在于你是否行动

作者: 西风5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21:20 被阅读0次

北京,第一天

一早起来,终于意识到,此刻呼吸着是北京的空气,要开始在这里工作、生活了。想说,要改变现状,必须行动。

临别家乡前,狠狠地看了好多天的乌鲁木齐的天空和云。高远、湛蓝,棉花糖一般一团团的白,挂在半空,显得那么宁静安详。就是这般蓝天白云下,脑海中会浮现出各种不同时节、不同景色,是我走过新疆每一个地方。天,是一样的天,地上的风景,却不尽相同。

很奇怪,如若不是周遭的声音将我从遥远的记忆中拉回,仿佛彼时彼刻,我就在伊犁、那拉提草原、赛里木湖、独库公路... ...每一处,抬头望,都是那片同样熟悉的天空,湛蓝、高远。

恍神回来,隔世一般。其实,心底里却早已对生活在其它的城市没有太多陌生感,一如往常,只不过换了个地方睡觉、上班、下班,如此而已。

列下当天要做的几件事,解锁银行卡(很白痴,上飞机前三个小时,ATM机取钱,竟然忘记密码,并超过三次忘记)、修苹果手机、看一下新公司的地址、找附近的租房房源。一天下来,除了找到公司,其余的一件事没有完成。

对于从未租过房的我来说,找房这件事,没有任何经验,脑子一片空白。与以往到其它城市旅行完全不同,短期与长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网上看了一些信息,实地考察具体的小区,奔波一整天,脚都磨破了,还是没头绪,剩下的只有茫然无助之感,北漂的日子,从租房开始就显露出不易。

这个晚上,我失眠了。

北京,第二天

失眠的夜晚总是会想很多,纷繁复杂。

我竟然想起《红楼梦》中一段,描述的是林黛玉一整夜似睡非睡的状态。当时读到这段给我带来的惊艳之感一直不曾忘记,暗自感慨,不就是失眠嘛,曹雪芹写的太TM精妙了。

“黛玉又想梦中光景,无倚无靠。再真把宝玉死了,那可怎么样好。一时痛定思痛,神魂俱乱。只听得外面淅淅飒飒,又像风声,又像雨声。又停了一会子,又听得远远的吆呼声儿,却是紫鹃已在那里睡着,鼻息出入之声。正要朦胧睡去,听得竹枝上,不知有多少家雀儿的声儿,啾啾唧唧叫个不住。那窗上的纸,隔着屉子,渐渐的透进清光来。”----<红楼梦>

现在读来,仍觉得无与伦比。就在这样的胡思乱想中,天光渐亮。

收拾完自己,整装出发。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到公司,这可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清零、低姿态、脚踏实地,这是老友在我上飞机前发给我的几句话,将谨记在心。

记得罗振宇在《罗辑思维》中说过,在大城市中生活、工作,带给你更多的是“未知”,众多的信息资源氛围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连接点,谁知道下一秒带给你的是惊吓,还是惊喜。

昨天仍在为房子的事失眠,今天就有同事介绍了朋友的房子恰好要空出来半年时间,解决了燃眉之急。不管怎样,给了我充裕的时间“缓冲”。感谢,感恩。

同时印证了罗胖的话,充满活力的城市,链接无处不在。正因为有太多未知因素存在,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产生,由此带来城市吸引力招引无数年轻人纷至沓来,找寻属于自己的未来可能性。

哪怕,有雾霾。

北京 第三天

任何时候,告诉自己,迅速调整状态,是最低的要求。

一切,渐渐进入常规。

常规就是,每天早晨听本书。今天是《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合伙人,巴菲特的超级伙伴,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

分享其中内容。

查理·芒格在书中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人生道理和态度。他表示,这些态度不一定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完美的,但它们之中有许多具有普遍价值,也有许多是“屡试不爽”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非常幸运,查理芒格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是黄金法则。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总的来说,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他们赢得的不止是金钱和名誉,还赢得尊敬,理所当然地赢得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信任。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查理很小就明白的第二个道理是,正确的爱应该以仰慕为基础,而且我们应该去爱那些对我们有教育意义的先贤。

坚持终身学习

另外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会让你们想起孔子——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这里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一句很正确的话,他说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人类社会在几百年前才出现了大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几乎等于零。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

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再拿沃伦·巴菲特来说,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所以查理芒格这辈子不断地实践跨学科的方法。他说:这种习惯帮了我很多忙,它让生活更有乐趣,让我能做更多的事情,让我变得更有建设性,让我变得非常富有,而这无法用天分来解释。我的思维习惯只要得到正确的实践,真的很有帮助。

书听完了,生活还在继续。

三联书店,又可以经常去了。

相关文章

  • 所有可能性,在于你是否行动

    北京,第一天 一早起来,终于意识到,此刻呼吸着是北京的空气,要开始在这里工作、生活了。想说,要改变现状,必须行动。...

  • 勤思考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在于行动上是否勤劳,而是在于脑子是否善于思考。

  • 找准适合自己的点

    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活得精彩,不在于你的文凭的高低,或者曾经做过什么,而在于你是否能找准适合自己的点,然后付出行动,努...

  • 21岁的女孩想要改变自己,如何开始?

    你是否总是懒在床上想:如果这样,如果那样…却因为失于行动,徒增折磨。人与人之所以拉开距离,就在于行动力。不行动,梦...

  • 03月10日《超级个体》抱怨的背后,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内容概要: 1、每一个抱怨都有正面的意义:从抱怨后面找到行动的可能性,从不完善中找到做到更好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抱怨...

  • 复盘方法论

    复盘:重新布局,发现思维缺陷,设计多种可能性,择优行动 初级复盘:目标是什么,行动和目标是不是对应的,是否走偏,如...

  • 你是否有成就在于你是否有行动的习惯

    不要试图用语言证明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是否有成就在于你是否有行动的习惯,一种是畏首畏尾,它决定了你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 2018

    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生活一蹋糊涂,我必须学会整理人生面对生活,你是否行不行,在于你是否付出了行动,只说不做...

  • 是否挣钱在于行动而不是知识

    决定你跟金钱的关系的,是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智力和知识。 年轻时的经历会决定一个人对金钱的认识。 人难以迅速适应一...

  • 快乐全在于心,在于智慧。

    原来所有的快乐与否不在于境,在于你是否能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当下境,去解决当下问题,去尽力成长。全在于心。不在于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有可能性,在于你是否行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ml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