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这件小事

读书这件小事

作者: 阿龙仔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23:17 被阅读13次

荐语

我们时刻活在书论及的各种问题里,渴望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但读书这个动作和过程本身存在的问题,反而少被提及。就像大脑时刻思考形形色色的东西,却很少虑及自身。不过,小编翻翻书,发现关于读书这件小事,书中也不缺各个层次和角度的思考、论述。现摘录如下,希望能以资借鉴。

为何而读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往,无深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肆;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祐,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

——鲁褒《晋书·钱神论》

读而无用

谈话不容易进行下去。人和人之间都有一道无形的屏障。还是回到各人自己的王国中去,寻找自己钟爱的导师或知音。肖潇从小就喜欢读书,书带给她安慰和启示。可如今她却真有点不敢读书,一走进书里那个彼岸世界,便不见了自己;挣扎着回来了,苦恼的更苦恼。她还怕中毒,怕潜移默化。那书本同生活,格格不入地对不上茬口,大的大,小的小,总不是一回事。书也骗人!

——张抗抗《隐形伴侣》

常读常忘

从前,有这样一本书,书中记载了所有重要的东西。有个人每天都在读那本书。“当我把这本书读完,”他想,“我就学会了所有的事情。”但是他读得太过匆忙,常常忘了刚刚读过的内容,于是他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头读起。就这样,他患了不足症以及消化不良症。当然在那本书里也有提到生老病死,但是,当那个人80岁身患肺炎,濒临死亡的时候,他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就这样死去:嘴巴张着、两手交叉放在书上。

——于尔克·舒比格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唯我读尊

“结尾可以是快乐或悲伤的,我不再有所谓了,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她可以安定下来,也许做点小生意,要么她可以投海自尽。最后,漂亮的封底很重要。我不关心里面有多好,但是一点也不想在难看的东西上花时间。我浅薄,我想。”

——加布瑞埃拉·泽文

《岛上书店》

读无尽头

现在人读书有个问题:书越来越多,到底该怎么读?

汉朝人东方朔吹嘘他“三冬,文史足用”。唐朝人杜甫自说“读书破万卷”。宋朝以后的人就不大敢吹大气。因为印刷术普及,印书多了,谁也不敢说书读全了。于是,只好加以限制,分出“正经书”和“闲书”。现在我们读书的负担更不得了。

——金克木《书读完了》

意义落在生活里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培根《培根随笔·论读书》

务精不贪多

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辞章两类。我的嗜好,在考据方面,是偏训诂及哲理的,对于典章名物,是大不耐烦的;在辞章上,是偏于散文的,对于骈文及诗词,是不大热心的。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所以我曾经想编一部说文声系义证,又想编一本公羊春秋大义,都没有成书。在德国进大学听讲以后,哲学史、文学史、文明史、心理学、美学、美术史、民族学统统去听。所以,想译一本美学,想编一部比较的民族学,也都没有成书。

——蔡元培《怎么读书》

记忆之道

美国衣阿华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施斯特,要求他的学生在读书时"进入角色",像过电影似的在头脑中映现出一幅幅图画,仿佛身临其境,书上写的东西都变成与自己直接有关了

——王义炯《记忆妙法》

读原典

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本文开始说的那两位老学者为什么说中国古书不过十几种呢?他们显然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必读书或者说必备的知识基础。举例说,只读《红楼梦》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读过《红楼梦》本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

——金克木《书读完了》

我的感受

书不再多,而在维持输入和产出的平衡,举例:对于实用工具类书籍要敢于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去用,读的再多没用起来也成不了自己的知识,读其他类书籍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我们的认知,这就是输入与输出要平衡,而用起来,把自己应用的结果分享出来,能讲给其他人听,这才是真的会读了,学到了。所以有时我会在读到很多书而没有吸收时,停下来,整理一下,把注意力聚焦在输出上,把读到的书真正变成自己的认知,再继续读书,这也是保持人生平衡的方法。

-END-

 

                                 

相关文章

  • 读书这件小事

    1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疑问。为了升学考试,为了提高自己,或者为了能赚更多的钱。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

  • 读书这件小事

    小时候对文具都有一种迷一样的执着,看到好看的本子和笔就挪不开脚步。总是幻想如果可以写满密密麻麻的笔记多美好呀!不知...

  • 读书这件小事

    团子最近突然迷上读书,每天早晨半小时,中午半小时,晚上一小时是常态,我突然想起有个爸爸说孩子小学前自己每天嗓子都是...

  • 读书,这件小事

    小时候,喜欢听妈妈讲故事,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她亲身经历,我听的都津津有味。然后不满足于她重复过的那几个故事了,就自...

  • 读书这件小事

    作者:17光电本石胜英 “听话才是好孩子,成绩优秀才是好学生”,几乎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的口头禅,读书这件...

  • 读书这件“小事”

    关于读书这件事,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代人则感叹“知识改变命运”,这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 读书这件小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读书了,细细回忆了下,恐怕是上初中的时候吧。 还记得那时候从表哥那里借来的一本武侠小说,还...

  • 读书这件小事

    读书这件事,放下了就很难再拿起来; 拿起来了,就很难再放下。 最后一次认认真真看纸质书我记得是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因...

  • 读书这件小事

    心理学上有一个“21天效应”,即往往一个好习惯在21天左右就能养成。 暂且不去判断这个理论的正确与否,起码自己这一...

  • 读书这件小事

    荐语 我们时刻活在书论及的各种问题里,渴望能在书中找到答案。但读书这个动作和过程本身存在的问题,反而少被提及。就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这件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oa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