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7光电本石胜英
“听话才是好孩子,成绩优秀才是好学生”,几乎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的口头禅,读书这件小事,其实很简单,也很重要,不是一味追求量的变化,而是要质的飞跃。人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
那些“安慰”自己没法读书的理由很多,例如,早上起不来,和朋友逛街购物,晚上休闲轻松一下,玩手机等等。也许坚持一段时间发现读书也没什么用处,然而,这世上并没有一蹴而就,只有厚积薄发,天道酬勤。不管做什么事情,你耐心做好了,坚持下来了,那都是有意义的,时间一长就会感动自己。记得抖音最火的一句话:你为什么那么努力?因为我想要的东西很贵,想去的地方很远,喜欢的人很优秀。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庆幸在年轻时,多读了几本书。
读书这件重要的小事,变成了我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就像每天的刷牙洗脸、吃饭睡觉一样。读书虽不是提升自己的唯一方法,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提升自己最便宜的方法,若没有富贵的皮囊,不妨寻找有趣的灵魂。读书的好处从上学开始我们就知道―获取知识,唯有补充知识才是我们最好的成长方式。讲真的,其实读书并不能直接为我们带来经济收益,或者瞬间扭转我们的命运,它是一个过程的积累,慢慢地丰富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看世界的目光更长远。
可能在中学时代,老师会给我们讲许多励志的故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华罗庚老先生的故事,他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家境贫寒,他从小就替他父亲担起全家的生活重任。但只要他一有空,他就会借几本数学书来看,用五年的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初年级的数学课程,后来他染上了伤寒病,虽保住了性命,但却终身残疾,可他仍然一心在数学王国的海洋里劈波斩浪,自学成才。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很惬意,很难做到自学成才这一说,就连老师布置作业都要抱怨半天,越是舒适的生活,我们越是懒惰。
高中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大学学习是一次百米冲刺。经过了三年的马拉松,终于到了四年的百米冲刺。冲刺吧,其实终点离我们并不远。高中起早贪黑的日子真的很难熬,但自己拼命的样子真的很美。以前总觉得读书没用,还不如出去打工,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的很幼稚,很遗憾自己当初不努力,真的以为三年的努力,只是为了老师口中轻松的大学。到了大学才知道,你要面对的各种压力,你要努力考各种证,你要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等等。大学要的是能力和知识的综合。现在让自己过得轻松,只会逼自己回到原点。
如果觉得读书真的很累,就不断地寻找学习的乐趣,反复问自己:“你想要的生活只是眼前的苟且吗?你有那么好的年纪,为什么不笑得更好看些?”
我最喜欢邓楚涵说过的一句话:考砸了没关系,成功逆袭就行了;失恋了没关系,努力绽放就行了;跌倒了没关系,再来一次就行了。余生还长,做好读书这件小事,努力成为别人的可望不可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