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泉渊
一.挟持他人得到的利益
昨晚12点打车回家,距离约33公里,很顺利地打到了顺风车,司机很快来接我。刚一上车,他就跟我说不接单,走现金,说什么这么晚了没有车了,50元很便宜了。他率先在语言上挟持了我,这名年轻的司机,言语平静地跟我要多些路费,却依旧无法掩盖嚣张的态度。我平静地说,可以啊,反正我能报销,那你开快点。心想,也不差那么几块钱,懒得再去找车了。于是乎,一场奇怪的归家旅途开始了。刚开始他还跟我有说有笑,强调他的与人为乐,但我觉得跟他越聊越没劲,随后没怎么搭理他,于是乎他打开音乐,增大音量,专心开车。
我打心底厌恶这位小伙子,他这种行为显得流氓,装成和善的样子骗人上局。然而,现实中这样的行为太多太多了。
有这么一撮人,总爱挟持他人,让人们置身于两难之中,然后他们给予人们便利,当然,代价是一些略高于平常的回报。他们却总能称心如意,因为人们有得过且过,花钱消灾的习惯,因此不到不得已的时候,并不会去反对这种行为,使得整个过程像是一场和谐的合作。就拿司机与乘客而言,司机像是热心肠的帮助者,乘客像是体谅司机辛苦的人。
也许这与我们的传统教育相关吧。人生路漫漫,吃点小亏,不吃大亏,成了我们的人生准则,现实中的我们无时无刻在判断得失。没有必要在深夜里为了十块钱导致自己晚了回家,还要跟司机吵一架。正因如此,他们才得以猖狂,而此类挟持他人的行为,在一些小城镇、郊区更是家常便饭。
我想,在今日的事件中应该敢于斥责他们,不给他们任何挟持他人的机会。相信这个社会的发展速度足以让人过上一种不必为了蝇头小利而陷入两难的状况中,人不再是受人宰割的鱼肉,才能进一步谈论尊严。
生活的苦在于总有这么一些人在试探我们的底线,一刀一刀地从我们身上割一小块肉下来,满足他们的贪婪。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人性是善良美好的,未必过于天真了,倘如真如此,下层社会为何依旧宛如泥潭?人们不过是一边争夺资源,一边安抚自己的受伤的心罢了。
二、娱乐公众号遭封号
最近几天微信公众号炸开了锅。咪蒙被禁言了,此外,毒舌电影、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25个微信公众号被永久封号。理由是:违反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似乎乌烟瘴气的朋友圈开始净化了。
微信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用户数量庞大,用户粘性大,自前年开始,新媒体创业者在公众号上进行原创内容推送,其中部分公众号获得了巨大成功。成功意味着流量,而流量意味着影响力,影响力带来的是可观的收入。如此一来,微信成了一个流量的竞技场,公众号为了生存,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持续推送优质内容,要么堆砌吸引眼球的表象。
事实上,一大批吸引眼球的快餐文章出现了,写作者迎合读者口味,依靠吸引眼球的标题,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扭曲的气息,把贬义的词写成褒义,浅析褒义的词,“拆穿”背后的阴暗。或是追捧热点,选取刁钻的角度进行分析,抒发他们不经深度思考的“新观点”。诸如此类,衡量一篇文章不再是内容的严谨、逻辑推理以及架构层次,而在于流量,流量即是一切。写作者每天挖空心思,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人们越是无聊,娱乐越是发达。娱乐公众号积极发掘各种八卦,整理成文,供人们在闲暇之余阅读。娱乐是种正反馈,人们对文章内容越发挑剔,越是需要更剧烈的刺激,因此公众号顺着人们的情绪,黑白颠倒,观念怪诞。人群本身并不会刻意去推敲事物的逻辑严谨,也不会关心复杂的事物,他们只是想要刺激和放松。人们的三观也不过是用于粉饰自己,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三观,只不过长期浸淫在娱乐八卦之中,三观不知不觉也会被带歪,这是最为致命的。你该如何叫醒一个梦中的“智者”呢?
信息资讯爆炸反而让人们深陷表象的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看似唾手可得,不禁让人忽略了思考的可能性,以及严谨逻辑的重要性。娱乐公众号被封意味着有关部门正在着手整治一些东西了,如果能有点效果倒是不错的,少一些不问是非黑白、只求流量的人带节奏。
-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