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大城市,学生多,但是重点高中少,录取比例大概是10:1,所以难度非常大,一些家长和学生都在关注所谓的压轴题,梦想能通过压轴题干掉竞争对手。
但是,如果连手头的基本知识都没有解决,基本功都不具备,就去做压轴题,那“梦想”只会是“幻想”!
再说远一点,现在中国的社会很浮躁,总是想“暴发”,但是自然规律要求“脚踏实地”,如果我们现在不教会孩子“脚踏实地”,那以后进入社会就会被淘汰。
另外,在这个一切事物都被推向商品化的社会,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新东西,是唯一的生存之道!而做出创新事物的人,基本上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智力中等偏上,再加上“脚踏实地”地工作的人。
所以,数学在80分 到90分之间的学生,在现在把数学成绩提升到100分以上是可行的,并且以后能做出自己的“创新”而生存下来也是可能的,只要现在按照下面的方法“脚踏实地”地行动。
目的:通过教会学生考自己提升数学成绩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创新做准备。
第一步:阅读教科书,理解基本原理。
1.一边阅读数学教科书,一边画出书中的知识结构图;
2.在例题旁边列出例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
3.不看例题的解题过程,自己重新在笔记本上做一遍,然后对照例题改正自己的格式,一切以例题为唯一标准。
第二步:只做一本练习册,达到随时能按照标准格式做出每道“不超纲”的练习题的目标。
1.运用“面对新问题,我该怎么运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个原则,在练习册旁边写出自己的解题步骤。
2.凡是两分钟想不出来的题目,就暂时放下,有机会就查作业帮,问老师和同学,同样利用上个原则来写出解题步骤,同时对这道题做上记号,第二天在做家庭作业前,优先重新做这些题目,然后对照,从格式和结果两方面来检查。
下面以“垂直平分线”的内容来做出示例。
阅读教科书,从章前页开始读起:
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
所以,轴对称是一种重要的对称。
接着在在阅读第二自然段以后,画出知识结构图。虽然作为初学者还不知道这些概念,但是这个结构图将是后续学习的指南针:
接着就可以在这个“指南针”的引导下,有方向感地阅读教科书了:
首先继续举例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对称的世界中……”
接着通过这些事例归纳出了“轴对称”、“对称轴”的观念,这些概念要以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例子来理解记忆,然后在纸上默写,最后与书对照,达到一直不差的程度。
为什么要这样?数学又不考填空题?理由如下:
1.从小养成严谨的习惯。教科书是中国最顶尖的专家呕心沥血的作品,他们在语言表述和逻辑思维都是高标准的,我们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达到标准,逐渐养成严谨的习惯;
2.逼着自己快速地熟悉新的“专业术语”,为以后快速地入行做准备。各行各业的“专业术语”有利于高效地交流,我们在新入行时,要快速地学会用“专业术语交流。”
继续阅读下一面的思考,并且在理解图下面的答案后,在把答案默写下来,不用自己的话写是为了严谨。
作者以同样的方法从几个实例中归纳出了“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我们也要以一个实例来理解、默写这个定义。
并且这时候书山还画了对称轴,所以这时候应该回头把这两面的对称轴都画上,并且查作业帮,改成标准答案,中考很多基础题都是从这些内容中抽出来的。
下一面是关于垂直平分线的:
作者依然是用几个实例来归纳出“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我们要标注出“垂直平分线”三个要素,并且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这一面的探究要在理解下面的答案后,默写出来。接着要理解蓝色字的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后,仿照在写自己写一边与书对照,大家可以看到,我用红色笔写的证明过程与书上的不一样,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原理性错误,我不能因为题干中写了垂直,而在证明过程中直接就写∠ACP=∠BCP。这个原理性错误会导致我整道题得不了分!
我犯这个“原理性错误”的原因是:基础知识不牢,没有理解垂直与角相等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由垂直得到直角,然后才能说两直角相等。
所以,大家一定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地按照我的方法做完教科书!
如果对您有帮助,就麻烦您帮我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