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公与秦宁公爷孙二人,六十年间,一步一个脚印西伐东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岁月的长河缓缓流淌。
到宁公死后,此时的天下已经礼崩乐坏,诸侯崛起,各大强国开始各自为政。诸侯之间开始相互征伐,正在为最后的逐鹿中原做着准备。
随着秦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内部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权利的纷争。
《史记》秦本纪“宁公卒,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而立出子为君。”
要知道当年宁公继位时年仅十岁,而死的时候也只有22岁,有理由怀疑宁公可能并不自由。宁公的死可能跟宁公长大了有脱不了的关系,秦国朝政很有可能被这三个家伙把持着。
本来宁公立的太子是年龄最大的武公,而这三人显然是尝到了权利的甜头,于是就做了废长立幼的事,小孩子容易掌控。
有个问题他们为啥不自立呢,毕竟秦嬴是周天子亲自封的诸侯之位,此时的周天子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所以他们还不敢做出弑君自立的事。如果他有三家分晋的魄力,也许秦国的历史也就终结了。
而这个出子可能就是个熊孩子吧,五岁的时候被三人拥立登基。当了六年的国君,三位当权大佬,可能也忍受不了这官二代的臭脾气吧。
大家聚一堆商量了一下,要不我们不让他当国君了吧。
那该怎么办,办事总要有个名头吧。
要不,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咱们把他杀了吧。
三人齐呼好主意,反正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心疼。让这小子烦得要死,明明是我们把他扶上位的,回头来我们还要对他点头哈腰的。
事情做完之后,三人有点傻眼了。现在咋办,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万一哪天周天子问起来咋办。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天子一声令下,东边的强国早已虎视眈眈。
要不还是让武公当国君吧,这个国君之位本来就是他的,我们只是让他晚了五年上位而已,他应该不会记仇吧。
这小子已经长大了,也懂事了,知道轻重。
三人商量完毕就把武公抬上了大位。
这个武公的智慧不容小觑,太史公记载武公元年,也就是刚刚登基,就跑出去打架了。这样一来即可以开疆拓土,扩大影响。又不用整天呆在老家看那三张臭脸。而且还可以暗中积蓄势力,分辨形势。
三年之后,武公觉得时机成熟了,一举将三人拿下,动用了文公(就是武公他爹宁公的爷爷)制定的三族之罪,将三人的三族全部杀光,来了个斩草除根。
杀人总要有理由,杀三族更要理由,当然了理由也很充分。他们杀了前任国君,也就是武公的弟弟出子。他们兄弟三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关系好的很。于公是弑君之罪,于私是杀弟之仇。总之用什么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杀了他们。
确实杀了他们很重要,因为在以后长达数百年间的岁月中,以下欺上的事多了去了。武公这时凭着直觉和义气,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