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彬老师讲解
特征:
1、出于追求好,认为自己是好的,会隐藏自己坏的那一部分,这会让他失去一些攻击性,那么从而失去竞争力。
2、总是在表现好的那个自己,无意识地回避隐藏坏的那个自己,或者是自己也有坏的那一部分。
3、总是在担忧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核心是在担忧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好、不善良的人。
4、总是无意识地去为别人考虑,但本质上是无意识地温暖别人。
5、在他人的眼里,形象是两极分化的,比如说在见面聊天的时候和在微信聊天的时候呈现出来两个不一样的人,本质上讲是温暖和冷酷的两个形象。
6、在社交中没有边界感,这个社交包含情感和正常的社交。
7、无意识地会表现自己好的那一面,如果在关系里受到了大的伤害,有别人非常严重地伤害了你,他总是会希望善良地对待那个结局。
为什么我们会无意识追求一个好的自己呢?
它高发于幼年期被父母厌恶或冷酷的对待,高发于家暴型的家庭。
举例:有一个将近40岁的来访者,他非常困扰,突然有一天他发觉他做了一个好丈夫、好朋友、他把所有的角色都做得非常的好。有一天在聚会的时候,他问了所有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所有人给他的全都是正向的,好的回馈,这时候他觉得自己很糟糕,他问了一个问题说,那坏的那个我上哪儿去了?
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年期遭到父母非常厌恶冷酷的对待,比如说总是会打他,那么在他的感受里面,他会做些什么?
这个人就是在一个家暴性的家庭里长大的,那么当他看到自己内心的那个画面是被爸爸强烈冷酷地殴打的时候,那么这个孩子做的举动是试图去温暖他的父亲。
这个孩子特别的惊讶,为什么他会去温暖一个像野兽一样的父亲。这里面的知识是:我们跟孩子的关系本质上讲是我们跟自己内在的关系,也就是父母在殴打孩子的时候呈现出的冷酷代表着他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内心的。孩子会出于无限忠诚父母的爱尝试去用情感温暖他的父亲。他从那里开始他就在无意识地表现自己好的那一面,无意识地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去表现自己,那么本质上讲就是无意识用自己的情感去温暖那个冷酷的父亲。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他是又惊讶又崩溃,为什么?
他在不停的喃喃说,我居然会去尝试温暖一个像野兽一样的人。当他看向那里的时候,他整个人肩膀就完全塌陷下来,他整个人很疲惫。
无意识温暖是一个非常疲惫的状态,那么当他温暖别人这么多年放下这一刻的时候,他整个人会陷入到一种巨大的虚弱里面。当他去接受他就是这样去温暖别人的时候,那么他回到家后,大概是睡了三四天才缓过劲来,这个人疲惫得起不来床。后来他的这个问题没有了。
通径是看向自己小时候去无意识的温暖了谁。如果可以顺着这个通径看到那个内心的自己的情感,那个温暖了自己的的时候,我们也就跳出了那个担忧害怕自己不够好再会被挨打,被冷酷对待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