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有一个极端的观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故事呢?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发生的某件有趣的事。这三个要素是时间,空间和人。基础是时间一一过去时,进行时或未来时。硬核是“有趣的事”一一这事中隐藏了一个要件“人”一一“人”是一切事件的主宰,所谓“世上本无事,全是人作怪”。有人的地方才有了故事。
而“有趣的事”便是与自然与社会(他人)与自己内心发生的一切好看好玩却又有价值的事一一
优秀的作家都是讲故事的高手。
研究这些高手讲故事的经验,不难看出他们都有如下共同的硬核技能。
1 立意是初衷
立意是写作的动机,你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是一切故事发展的酵母。
立意最了个可能是个问题,你百思不解的问题。比如马尔克斯在其写作之初一直思考的问题是他的家族他的马孔多小镇他的拉丁美洲民族为什么会屡屡历经那么多苦难和不幸,是什么为什么?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灵魂深处的孤独。当他找到答案的时候,故事的雏形也就构成了。
立意不断深华的过程,也是故事不断拓展的过程。
再比如,写一个芭蕾舞演员的故事是一个想法,却不是立意。但我们要是转换一下思路,以问题的形式想一想,如果一个芭蕾舞演员高位截肢,却最终坚持成为了一名职业舞者,会怎样呢?如此一来,你的想法就变成了立意。立意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一个让你的故事得以展开的平台,有立意,才能让你的想法有成为故事的可能。
2 人物是核心
文学即人学。写作说到底写的是人。每个故事都要有一个主角还有诸多配角。
每个作家都有一套刻画人物的关键要素,总结起来共有如下七条。
一是外在形象与内涵个性——人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感知人物,其中包括人物的怪癖、特征、习惯以及外貌。
二是背景与环境——在故事开始前,通过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来塑造人物。
三是人物起落弧线——人物如何汲取经验教训,如何随着故事的进程不断成长,如何变化并解决那些令其困惑不已的难题。
四是内心纠结与外在冲突——这个问题的本质可以阻止人物采取行动,并界定他的观点、信念、决策和行动。例如,害怕结识新朋友,这种恐惧就是一个心魔,肯定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经历。
五是人生三观——一个被认可和接受的信仰体系和道德指南;故事背景和心魔证明了的结果。
六是个人目标与动机——是什么驱使人物作出决定并开展行动,是什么使人物相信这些决定和行动所带来的好处要比任何代价和让步更重要。
七是行动与行为造成的事实结果——最终的决定和行动是前面全部叙述的总和。
请注意,如果你想让一些血肉丰满、生动深刻、引人注目的人物来推动故事情节,那么你需要把这些因素都融为一体。
3 主题是关键
主题不是虚化的。就像是把烟雾收进瓶子里,很有挑战性,但你可以做到。不要把主题跟立意混为一谈,主题是故事中描写的真实的生活。
主题融汇在故事所讲的内容之中,以及它是如何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对于生活本身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挑战和经历是如何描述的。主题可以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也可以是对人类生活的某一特定看法。
主题将故事与生活相连。现实就反映在小说中。主题可以是爱与恨、荒唐的青春、商业的欺骗、婚姻的雷区、宗教的真实;是天堂与地狱、过去与未来、科学与自然;是友谊、忠诚、背叛和权谋;是富有与贫穷;是仁慈、勇气、智慧、贪婪、欲望和欢笑。 主题就是生活本身,它体现在故事中,渗透在人物身上,展现在情节中。
4 结构是格局
一部作品的结构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更能彰显一个作家宏观把控世界的格局与胸怀。
什么在先,什么在后……依此类推,为什么这么安排。不能随意来安排,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预期与标准编排结构。
总结成功者的结构四步法。
第一是布局
故事的前20%——25%是四步法中的第一个,它肩负着一个特定又关键的任务:对接下来的所有事情进行布局。
布局任务就是通过建立重大危机、背景故事和对人物的同情,来对故事情节进行布局,同时为之后的冲突埋下伏笔的。
第二是反应
这是主人公对冲突所带来的新局面的反应。让主人公现在就处理问题为时过早。
通过行动、决定或犹豫对敌对势力作出反应,也有为了满足新的需要而引出的新的追求。 第二步里每个场景都是反应。对什么的反应?对第一情节点介绍的新追求、新目标、新危险和新障碍的反应。
第三是向困难发起进攻
在第三部分,主人公开始试图解决一些问题。这就是作品这四分之一部分的内容。
为了达到目的,主人公变得积极主动、勇敢机灵。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情况的不断发展变化,主人公也变得更加强大,更能适应突发的危险。 主人公就是从这里开始向面前的障碍发起进攻的。
主人公开始征服心魔,做一些不同于以往的事情,或者至少明白了那些障碍是如何挡住他的去路的。如果想要成功,主人公就需要改变现状。在第三部分,主人公勇气大增,思路大开。他向前方出发了。 当然,这些都不能凭空发生。某些东西,如新信息、新认识,需要加入到故事中,成为主人公由第二部分的“流浪者”、“响应者”转变成积极主动、具有进攻性的“斗士”的催化剂。
第四是解决
第四部分介绍了主人公是如何鼓起勇气、提升自我、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介绍了为了达到目标,为了挽救大局甚至整个世界,主人公是如何克服内心障碍,打败和战胜故事中的敌对势力,从而获得胜利的荣誉和财富的。
这四步法结构模式的故事中,每一部分都差不多长。你可以减少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篇幅,但这种缺失往往可以在中间的两部分补上。在三幕剧电影结构中,这里所描述的第二、三部分(各自独特的内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合到一起构成第二幕,用好莱坞的说法,叫做“对抗”部分。
5 场景是舞台
我们说过,所有故事发生的三个要素:时间,空间,人。空间是故事展现,人物表现的特定舞台。
一个长篇故事是由一系列独立周密、巧妙相连的场景所构成的。有时,这些场景是由叙述性故事联结在一起的,而叙述本身并没有资格作为故事的建筑板材——它只是砂浆而已。
但多数情况下,一部电影剧本或小说由40~70幕场景构成,每个场景都是一个独幕剧,有开头、中间和结尾。在剧本或小说(真正的独幕剧除外)的结尾处,故事越来越扣人心弦、越来越紧迫,不断吸引着读者欣赏下面的场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书——这是你梦寐以求的目标——要包含气势恢宏的场景,它驱动着你继续走向其他宏大的场景。
6 风格是唯一的“这一个”
风格是一个数量的过程,是一种质量的积累,是一个数量的过程。长期写作形成的。
主题呈现,故事叙述,人物塑造,语言特色一以贯之,才可以称风格。
到目前为止,写作最常见的低级错误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即便是非常完美的好故事,如果在第一页犯了这种错误,也会被编辑拒之门外。如果写作风格斧凿痕迹明显,偏离故事主题,完全表现自我意识,很明显就能看出这是作家试图将一个百无聊赖的故事写得诗情画意。
写作的风格与个性应该是顺其自然,而不是矫揉造作。作为作家,作为讲故事的人,你的作品的“唯一性”便是你的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