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被孩子的事情分割的碎的不能再碎了,就算睡着了,也要抱着,想做点自己的事情真是太难了。
抱着他的时候,我可以做点什么呢?看手机或者kindle 是可以的,但是家里太安静的话总觉得特别无聊,很想打开电视,而且一到沙发那个位置,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就想打开电视看看。
其实哄孩子睡觉耗费了我太多的精力,真正等他睡着了,我就特别想放松一下,去看一些不动脑子的肥皂剧。
我特别想在早起的时候做点什么,把这一天中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做完,就不用惦记了,可是早起的时间很不确定,有时候晚上喂奶次数太多起不来,有时候是老大醒的早(只要他醒着,我就啥也干不了)。
五点半左右起床可能比较适合我,起来以后先写晨间日记,然后读书,偶尔写个读书笔记,每天早晨要做的三件事安排在这个时间段。
今天先把晨间日记捡起来,然后再考虑一下读书放在什么位置,书桌离房间有点远,小家伙醒了我是听不到的,所以得在卧室里找个角落来读书。
正好今天要规划一下主卧室,先把抽屉柜里的东西重新归类重新安排位置,顺便整理下物品,该扔的扔,该卖都卖,该送人的送人。
收拾房间真的是个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验,而且这个事还不能假手于人,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的,必须自己来做决定怎么处置他们,还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安排物品的摆放等等。这不仅仅是断舍离那么简单。
不过这次我也没有太急躁,因为整理专家说,要想把家变得整洁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所以我就淡定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就给自己定个小习惯,每天收拾15分钟,随便收拾哪里都行。抱着孩子的时候也可以思考家里的家居用品怎么摆放,哪些要收起来,哪些必须放在明面上,等等。这些决定还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还要询问家人的意见,如果没有按照家人的习惯进行摆放,很快房间又会变成原来的样子,所以一定要遵循每个人的习惯。
整理是个很费脑子的工作,真不是扔东西那么简单啊。
每件物品都带着我们的能量,所以尽量让高能量的东西多围绕着我们,低能量甚至负能量的东西远离我们,让我们的居所真正成为我们能量的补充,回来会让我们感觉特别的开心或者放松,这才是我们的家应该给予我们的。
正好趁现在带孩子,每天都在家里,开始一点点的收拾房间,处理物品,我相信,一年后一定可以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能量满满。
我特别希望家里可以像样板间一样,摆放着鲜花,东西整齐,随时可以欢迎别人到家里来做客。这就是终极目标。
另外就是衣服,一定要买那些质量好的经典款,慢慢的找到自己的风格以后再去增加个性化的衣服。
比较发愁适合我自己的风格怎么找到,在此之前先把一些过时并且质量不好的衣服处理一下,思考一下自己穿衣服的感觉是什么。
我的价值观里有舒服和自由,所以太紧身的衣服可能不适合我,以后还要慢慢的再去察觉自己,穿什么样的衣服有好看又给自己增加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