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3373/b73eca69fe899be5.png)
Hi,你好,我是小柒,24岁。我是一个“想的比做的多”的女孩,经常在夜深人静中思考自己明天不能再这么放任下去了,一觉醒来一切又归于原点。
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陋习,我开始想改变自己。但是冒出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不难,难的是真正的改变自己。直到不久前,我一个朋友问我:“你对25岁有什么样的看法?”我把这个问题也抛给大家,你们是怎么认为25岁的呢?
马云曾在演讲中说过“25岁的你,不必害怕犯错”;在凯鲁亚克笔下,“25岁,是希望拥有一切,渴望燃烧,对平凡的事不顾一切的年纪”;在王小波的认知中,“25岁,应该是觉得自己永远会生猛下去的年纪”。总之,都是“你才25岁,你完全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的这种论调。
可是在小柒眼中,25岁,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年龄,往小了点说是才二十出头,往大了点说是已经开始奔三了,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热衷于思考人生的意义,却又偏偏没有能力找到答案。我即将25岁,可是我只感觉到了害怕。害怕自己27岁时依旧变浮不大,害怕自己27岁时依旧要到招聘会中找工作,害怕自己脑海中浮现“感觉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的想法……
我吓到了,“不!我不要!”这是我内心深处的呼喊,强烈有力。于是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改变自己!
如果你也有和我同样的想法,说明你已经做出了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定,开始走上觉醒的道路,你要明白这是一条铺满荆棘的路,你真的做好觉悟了吗?
《奇葩说》中蔡康永曾说过:
你选择做某件事情是一个决定,而决定来自于态度!
我选择改变自己是一个决定,而决定来自于态度!扪心自问,你是否已经摆正了你的态度?
(一)改变,不是陷入自我感动的状态。
我曾经也是一个沉迷于“自我感动”的人。
我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大学,学的是软件工程专业,说实话,我的起点并不高,因为我的专业课基础并不扎实。临近毕业,我开始犯愁出了这所学校的大门,我能去哪里?
在那个阶段,各种各样的思绪都会涌上心头,比如:“如果我当初选的专业是会计就好了”,“如果当初进了师范学校就好了”,“要不,我也去去考公务员,去考个教师资格证?”……
人天生都是向往稳定的,我也不例外。但是我的专业又让我紧紧贴近了互联网,让互联网在我心里扎了根,你让我放弃,我觉得自己做不到,因为我们大家都明白,现在是信息时代,你脱离了互联网你很有可能会被时代淘汰。
经过深思熟虑,我终于下定决心,既然已经被互联网种了草,不如趁着自己还不算老,认真折腾一把!我选择了「运营」。
对这个行业,我一无所知,一切等于从零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紧跟互联网运营的脚步,我开始报名专业班,不管这些究竟有没有用;买了很多课程,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不会看完;买了很多书,只是因为很多人推崇,并不确定自己究竟能不能读完。但是看着电脑中满满的课件,书架上满满的书籍,不管自己能不能完成,至少看着就很有成就感。
这是我疯狂购买付费知识的阶段,觉得自己只要听完看完,自己就会了,自己就可以逆袭了。听完课的时候,被课程中的观点醍醐灌顶,觉得自己的认知得到升华了,于是开始自鸣得意,high了几天,等过了一段时间又恢复了日常平静期。
有心里不甘就又决定要真正改变自己一次,然后又入手了类似的课程,类似的书籍,每天就是不断的吸取,不断的自我感动中,然而生活并没有发生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3373/16668e490fb63f24.png)
很多人都把改变放在嘴里和心里,常常陶醉于自我感动中,却永远不迈出脚步!
(二)改变,是持之以恒,不是间歇式自虐。
为什么道理我都懂,还是没有真正改变自己呢?那是因为你没有实践,而且是持续实践!你一直停留在认知的阶段中,还总是自我感动,觉得自己努力了,就会改变。别傻了,你只是处在了假改变的自我感动中。
真正的改变,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持续地去实践。开始容易,坚持难,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类似的事情验证了这个道理。
例如:
看到自己的体重增加,小肚腩增多,痛下决心决定减肥,下载了KEEP,在朋友圈晒了3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觉得自己的知识比较匮乏,于是花了重金,购买了一堆书籍,3个月过去,折页却永远停留在序言……
这应该是大多人的常态。但是,如果你想靠着这点激情澎湃,去真正的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我只想说,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啊。
所以我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公众号。
我建立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其实就是想在帮助大家的同时不断地鞭策自己,坚持汲取养分,坚持读书,坚持思考和记录,把成长的过程分解到每一天。
而我的第二步就是稳定的输出。
我记得某个作家曾说过:“写作这东西,貌似拼的是才华,其实拼的是稳定,如果这是你的职业,你就不能靠灵感来维持,就像一个面包店的师傅,可人都在柜台等了,你却说,不好意思,我今天没灵感,做不出来……”
其实做一件事情并不难,如果加上“天天”两个字,就非常难了。灵感这东西,只要有点特殊经历或者自己独到见解的人都会有,也许在某一天,你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美文就如此顺利的构成了。可最难的是稳定的输出,那意味着,无论心情好坏,刮风下雨,头疼脑热,姨妈串门,突然失恋……你都得丢在一旁,全心全意的投入写作中,天天如此。
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次,你就永远都不会真正的改变,就像《霸王别姬》中的一个桥段:
小赖子带着小豆子看名角唱戏,它满眼仰慕地问:
“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个角儿啊?”
师傅说:“人呐,得自个成全自个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3373/218b265502d69bc7.png)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以我愿意逼自己一次。
(三)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什么是量变到质变?度娘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因而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因此,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比如说水,当水从0-99度的时候,从外面看,水面上都是波澜不惊的,以为没有变化,当达到100度的时候,水沸腾了,就达到了质变。如果没有前面的0-99度的积累的是能,就达不到沸腾了。
改变也是如此,改变是需要积累的,在还没有达到质变的时候,可能从表面上看,一切如常,完全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其实在内里你已经在开始积累势能了,只为了达到质变的那一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63373/230258a0cb69a616.jpg)
所以不要慌张,不要着急,水在沸腾之前,是看不出变化的,只是突然到达了一个界限,就沸腾了,这需要过程,改变自己亦是如此。
总结:
人生就是一个选择,如果你选择了安逸,就别抱怨自己的平庸。如果你不想世界在奔跑,而你在蹒跚的话,那就做出改变,但是请扪心自问一下自己,你真的做好觉悟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