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感

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感

作者: 梦儿_7053 | 来源:发表于2020-04-25 01:08 被阅读0次

    今天读校长的这篇读后感我采撷到两个点:一是数学思维,二是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习题。

    一、关于数学思维

    最近和孩子们共读了《奇妙的数学文化》这本书,里面的故事虽然偶尔有些刻意为之,但是其中的数学思维却让我眼前一亮。对于数学由于极度缺乏专业性,所以总觉得挺简单,就像之前蒋主任之前分享的感悟中提到的“想当然”。我想,可能正是教学中的一些“想当然”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究其原因,还是我的教不够到位,还需要不断磨练与提升。而这本《奇妙的数学思维》里的故事正是把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我发现,数学其实无处不在,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截取学生们更熟悉的点来组织教学活动,把数学课上出趣味,这样,就不怕学生搞小动作或者开小差了,因为他自己舍不得。

    于校长说:“数学是一门科学,只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是一种文化,同样博大精深,并对于人类文化进步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学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它是指人用数学的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其个性品质往往给人以精明、精细、富有逻辑的感觉。因为数学最能最锻炼人的思维,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相对于其它思维,其精度更高,不仅可以了解事物的表面,而且可以通过问题进行根本的了解和透彻地分析,进而深入认识事物。”

    我想,如果把原本我们觉得只是算一算数一数的枯燥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更加生动,或许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

    二、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习题

    《论语》中随处可见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就是现在,我们依然提倡因材施教,然而,同一间教室同一个课堂,怎样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呢?我想这是一个需要我不断去探索的方向。从新课学习到练习巩固,有许多个节点可以用来体现因材施教,但是,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更好。今天,读了于校长的这篇读后感学习到了不同学生做不同习题的方法。特别是课后作业设置几组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选做,这样学生的兴趣可能也会高一些,对于一些程度相对较低的孩子来说也不会把作业当成负担,更不会让陪着作业的家长崩溃。

    这个方法虽好,但也对教师有更好的要求,需要有能力设计更多更好的习题方案甚至课堂教学设计,不过,我想可以化整为零,一点一点去尝试改变和提高,给自己和孩子们树立信心,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wc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