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亲的铁屋

父亲的铁屋

作者: 冬冬的茶 | 来源:发表于2020-01-12 14:50 被阅读0次


父亲是铁匠,我是铁匠的女儿,父亲打铁的场地,我们叫铁屋。记忆里,寒来暑往,父亲的身影都和铁屋在一起。

父亲十五岁就在刘家场的山上和一位姓李的师傅学艺,后来刘家场修铁路,爷爷他们举家迁到了沔阳(现在的仙桃),那里是湖区,有的是稻子,山里人吃够了红薯和苞谷,水丰粮足的渔米之乡冲淡了思乡的念头,就在那里扎了根。

爷爷我是见过的,听母亲说那时我还在襁褓里。爷爷后来病故,留下遗愿,骨灰埋在了刘家场胡家的祖坟里。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带我回沔阳,那是我有记忆的第一次回老家。那是秋冬时节,父亲拉着我走了很远的路,进屋后径自到了灶间,一口大锅热气腾腾的麦芽糖熬着,咕咚咕咚的正冒泡儿,身材瘦小的奶奶正搬一捆稻草进来,见了父亲和我,一把扔掉了稻草,抱住我:我的孙孙呐!这个画面,我记忆犹新。第二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吃到了甜甜的麦芽糖。奶奶几年后也病故,骨灰按奶奶的意愿,由父亲带回来,埋在了我家的地里,奶奶是念父亲一个人离家远,兄妹又多,要离他近些吧。

至于父亲为什么又到了松滋,和母亲结了婚,那只能用缘分来解释了。那个时候的手艺人,饭碗带着走,管他在哪里。多年后,我也即将谈婚论嫁的时候,一次问母亲:当年为什么和爸爸结婚呢?母亲淡淡的说:你爸爸有手艺呀。我到现在还保存着一张父亲年轻时候的照片,穿着白衬衣,戴着手表。好友菁菁一次看到了,说:哎,你爸爸年轻的时候可以说是英俊呢!听父亲说,那手表是后来买的,那时的手表几乎是必备品。当时父亲来这里安家,奶奶给了他一点钱,置家业买手表什么的,父亲用全部的钱置了一盘炉子,一幅打铁的家什,就开始了白手起家的生活。


从我记事起,我就自豪的觉得父亲就是十里八乡最出色的铁匠。那些看起来黑乎乎的铁块,到父亲手里就成变成各种闪光的物件。大小锄头镰刀、厚薄菜刀铲子、斧头鱼叉、钩子钉鋬……这些常用的工具不消说,钢火都是极好的,上次偶遇初中同学,闲聊中他说:家里用你把打的菜刀都用了8年,还快的很哩!还有一些稀奇少用的东西,比如我见过父亲打过一个夹狗的大钳子,是收狗的生意人用的,据说用那个钳子,多厉害的狗都跑不掉了,母亲知道后说,这个东西以后再不要打了;我还见过父亲制水瓢,坏掉的铝锅子铝皮子,放在一个凹型铁块上放炉火上烧,等铝块融化,连铁块夹出来,将水银一样的铝水倒在准备好的煤灰围成一个圆圈的铁板上形成一个铝饼,稍稍冷却,等铝饼可以夹着又没有完全冷却的时候,再来捶打造型,在父亲的敲敲打打下,一只带柄的漂亮水瓢就打好了,就像我捏泥巴人儿。父亲有时候也创作工具。父亲学艺是在山里,那里没有棉花,我们平原是产棉区,棉花既是经济作物,摘完了棉花的棉柴也是平原烧火的主要燃料。扯棉柴是个力气活,全凭一双手,男人们一场棉柴扯下来,带着线子手套的手都打泡,腰酸胳膊疼。后来父亲做了一个扯棉柴的钩子,其实就是一个V字形的带防滑齿印的铁器,钉在一个结实的木棍上,木棍粗细合适正趁手,有了这个工具,扯棉柴轻松多了,效率也大大提高。在机器整田棉柴还是主要燃料的时候,每逢扯棉柴的时候,父亲就要卖好几百个,后来我学了物理课明白,其实那个利用了杠杆原理。

小时候没有啥玩具,父亲还在忙碌的间隙,给我做过一把特制的小铲子,刚好我的小手握住,尾部有一个小环环;父亲也是我的玩具,不劳动的时候,父亲会让我在他的胳膊上打秋千,父亲结实的肌肉像裹着绒布的铁块;父亲还教我玩一个把戏,让我在他屈起胳膊鼓起的肱二头肌上用力掐一下,掐的地方会马上鼓起一个小包包,我会乐的哈哈笑。

铁屋旁也是我和小伙伴玩乐的场所,拿几块废铁合着烟囱下面的煤灰过家家。有时候,我们也趴在窗户上,门边,看父亲打铁。那时候,三叔是徒弟,打大锤。当通红的铁块从燃烧的炉子里夹出来,就是父亲最专注的时候。父亲左手持钳夹着铁,右手打小锤,打到哪里,三叔的大锤就落到哪里,叮叮咚咚,极富韵律。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看“上钢”, “上钢”是做钢火家什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把钢条夹到铁里面,让钢铁融合,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夹了钢条的铁块从炉火里拿出来就与众不同,仿佛一条火蛇咝咝的吐着红色的信子,闪着红光。“上钢”,要趁热打铁,父亲和三叔立马拉开架势,小锤点到大锤到,叮咚叮咚叮咚……钢花铁花四溅。每一次“上钢”父亲就会告诫小孩子远一些,一次还是有个小伙伴趴在门口看入了迷,把新缝的棉袄烧了个大窟窿,露出了白白的棉花,抚着破洞在门口哇哇大哭。

而父亲的衣服上永远都有窟窿,冷天穿着帆布挡火皮,热天就很多时候赤膊了。我觉得父亲是不怕火的,或者说那些火是怕父亲的,他手上的哪些烫泡,好像是自然而然的。

父亲打铁的材料,也是有缘分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废品回收站里面淘来的。父亲也带我去新江口镇上的回收站,那是我一年为数不多的赶集的日子。父亲在废品堆里找他的铁家伙,我在废品堆里翻些破书报。父亲的神情专注,好像那些不是废品,只是些放错了地方的宝贝。父亲的眼睛,能识别好铁好钢,或者这块铁最适合打什么。父亲从不做翻新偷懒的刀具,凭着智慧和力量,选好铁好钢打造成一个个光亮的镰刀锄头。

现在父亲仍然要自己去选材料,去年发生了一个惊险的事,父亲骑着小摩托车去买铁,哪天看的中意,舍不得放弃材料买的多了点。回来的路上,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父亲的车翻了。装铁的驮篓两三百斤,从父亲头上翻过飞砸到人行道上,父亲毫发无损。不信鬼神的我,第一次觉得真是上天保佑。


我和妹妹就在这“叮叮当当”的节奏中长大,靠着父亲的铁屋,我考上了公费中专,在家乡工作;妹妹考上了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后来读了研究生,在南昌工作成家。村里人都说:铁匠没读几天书,家里俩闺女读书倒很行,不花钱,省了好多心。父亲只是乐呵呵的一笑。

婚后在镇上上班,我们几乎每周末都会回老家,小博两三岁的时候,每次回老家,车还没有开到,远远的听见熟悉的“叮叮当当”打铁声,就会兴奋的说:“爷爷打铁,看爷爷打!”开始,母亲见我们一回去就让父亲收手,关上铁屋门,说是:好不容易回来休息,你叮叮当当的吵人。而小博很爱看父亲打铁。小家伙分明是在拿着小铲子掘蚯蚓,一听到“叮叮”声,立马就跑到门前,或者趴在窗户上看爷爷干活,以至于有一次学爷爷一样打铁,把手砸了个大血泡子,也仍一如既往。现在小博大了,看爷爷打铁仍然是喜欢的事,也会像我小时候,拿些铁块调皮,在爷爷的铁屋里自己去倒腾。

现在父亲的设备也更新了,有了空气锤,沙轮,电焊,氧焊,车床等等,一个人就能干活了。三叔后来意外车祸后,父亲就再也没有搭档,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吃这个苦。父亲今年已六十四岁,仍然在铁屋里叮叮咚咚,虽然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普及,农具越来越少人要,但父亲仍然坚守着铁屋。

一天周末回家,父亲很高兴的说了这样一件事:昨天来了一个生意人,开着小车从湖南澧县专门来买了两把锄头一把菜刀,来人说:我记得是这在里,来来回回找了三趟才找着,原来在您这买了锄头,前几年搬到澧县去了,平常弄弄花草,小菜园什么的,周围找不到好家什,原来您打的那把旧的锄头都能修理邻居家的新锄头。言语间,父亲很是得意,老公笑:人家花的油钱比这两把锄头还要多啦。

从小,这样好手艺受称赞的事情我已经习惯了。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就是最好的铁匠。那次去长沙学习两个月期间,和同学们一起去韶山,参观刘少奇故居,导游介绍天井里或者火膛里那些黝黑的、漂亮的鱼形火钩什么的,可以自由拉动,炊水,煮饭都很方便,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说:这个我家里也有,我爸爸就会做。大家伙就嚷嚷,要去参观小胡子的旧居!

妹妹的婆家多次邀请父亲和母亲去南昌住,说:不用这么辛苦,在这里有吃有住,给亲家找个看看场子的事儿打发时间,一个月收入比种地打铁强的多。父亲和我说,我和你妈住惯了,哪也不去了。你和妹妹回来,还有个老家,你妈不种田了,我打铁能养活她。你们过你们自已的,我身体好着呢!

现在想来,父亲这种简单而纯朴的自信,已不知不觉的融入到了我的血液里。在我上学,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都会向最好去努力,即使遇到困难或是环境不能改变的状况,也要从容,坚持。一直想为父亲写点什么,想用相机和文字来一段记录片,记下伴我们成长的铁屋和父亲的光荣事业,也纪念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千锤百炼

相关文章

  • 父亲的铁屋

    一 父亲是铁匠,我是铁匠的女儿,父亲打铁的场地,我们叫铁屋。记忆里,寒来暑往,父亲的身影都和铁屋在一起。 父亲十五...

  • 父亲的小铁屋

    又是甘蔗成熟的季节,满大街叫卖声,成捆成捆的甘蔗摆成一排排,伫立路两旁,像是等待检阅的队伍。 红皮的,绿皮的,根根...

  • 铁屋

    我的诗不敢太露骨 怕惊醒了睡着的人 看见铁屋 然后哭 但其实是我多虑了 听这呼噜

  • 铁屋

    我看见别人发鸡汤语录,总想驳斥他,可我除了拿走他的希望,又能给他什么呢?不破不立

  • 铁屋迷雾

    唐玉与连天月一前一后朝蛇洞走来,在路上,唐玉对连天月说道:“连兄,我此去,是要对付刚才破屋里的那二人,这事与你无关...

  • 铁子的父亲说

    铁子的父亲对铁子说的话,铁子都记得,还时不时想起。父亲走了,铁子总觉得,父亲还在。铁子觉得父亲还在跟他说话。父亲是...

  • 父亲的树屋

    本故事由新闻事件改编 类型:家庭、治愈、爱情、轻喜剧、奇幻 人物 主角:女儿朱莉 牧师霍勒斯·伯吉斯(Horace...

  • 父亲造屋

    我家老屋至少有三百多年历史。典型的四合院再附加几间无规则外院房、倒应房,再有几间狭小的厨房,住着三十多口人。...

  • 铁签烧烤屋之神

    (虚构盲写练习) 大雨把行人赶进了这间铁签烧烤屋。有的人还在拍打衣服上的水珠不断抱怨,有的人已经东张西望墙上的手写...

  • 竹笋

    文:夜风 父亲分家时,奶奶分了一间祖屋给父亲,前面是厨房后面是睡房。几年后,父亲又在祖屋旁边配了一间瓦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的铁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wi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