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频导入:梁文道评价汪曾祺的视频
有味道的白粥——平淡中的味道
二、默读课文思考
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
2.除了描写昆明的雨还写到了什么
三、分享会
小组交流:找出你觉得很有韵味的片段,诵读分享给同学,并说明原因。
学生积极分享,教师穿插点评引导(约15分钟)
四、板书小结
听后感:
1、教师引用的素材很多,包括名人对汪曾祺的点评、自己对汪曾祺文章的看法,以及影视片段的对比,可见教师平时积累丰富,人文素养高。
2、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听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表现欲极高,预习也很充分,这不是我第一次听何老师的课所看到的,可以说这不是偶然,不是作秀,而是习以为常。为此,我课后跟何老师沟通交流了,询问了她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这是从初一刚入学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刚进来的新生,何老师并不急于教学,而是教孩子如何预习,她鼓励孩子们欣赏课文中的词句,批注好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大胆展示。然而,学生并非你这样设想,他们就这样做的。于是,何老师用奖励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她尝试让同学记录每节课发言的同学,举手发言的同学记录一次,一周下来凡是有举手发言的同学都可以得到小零食的奖励,接下来要求提高,举手发言并让老师满意的可以记录,同学发言的时候,老师还注意引导孩子们如何更好地发言,如强调要结合课文的语句分析、要提醒大家翻到第几页、看第几行等等。前期用物质的奖励,后期大家都形成习惯了,原来的那些形式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课堂的教学不仅要内容分析得精彩,更要立足学情,想办法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的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教学的前提,在日常的学习和积累中,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法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3638/75a22af7da0badac.jpg)
播放视频《无问西东》雨季片段
对比思考:为什么汪曾祺笔下的昆明如此之美?学生发表:抹去生活的尘埃,发现美的眼睛,他看到了昆明的内涵……
补充汪曾祺与昆明的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3638/0bbdbe6d98875084.jpg)
学生写作片段“你的故乡”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3638/f30918fc389b208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3638/5f4b7947abbd58c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