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假日,商场里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 一名看起来5、6岁的小男孩坐在商场一个空地方的地上玩,那个地方有点脏,衣服好像都弄脏了。 他的妈妈一把抓过他,由于力道过大,小男孩还踉跄了一下,开口就是: “你要死啦?衣服不要钱的是吧?才买的就弄脏了,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东西......” 小男孩一下子受到了惊吓,大哭起来,引来了很多路人的目光,任由母亲东拉西扯。 到底和孩子多大仇,才会在这个时候诅咒孩子去死呢? 言语往往是最犀利的武器,这些话就像刺刀一样,在不经意间,深深伤害了孩子的内心。
母亲的话影响孩子人生的温度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发贴,述说了她的故事:
她的母亲,给她买衣服也舍得,学习上也舍得花钱,就是喜欢用恶毒的语言羞辱她。
母亲叫她学做饭,她在厨房尝试做,母亲就在一旁喋喋不休。这怎么弄的,你笨死了,反正怎么恶毒怎么来,当时感觉这个人不是自己的母亲,好像是自己的仇人。,
这些不堪入耳的话,一直从小时候就纠缠着她,甚至有时候夜里常常被做梦吓醒。
网友看着到这里觉得,自己的妈妈,被说两句,也没什么大事,别计较,忍忍就过去了。
但后来发现,自己每隔两到三天,就要因很小很小的事情,被母亲“精神折磨”一番。
不管什么事,母亲总是破口大骂,不但骂自己,自己的父亲母亲也是如此。
自私、畜生、甚至说出“去死”这样的字眼,像针一样戳中了她的心。
她在贴子中这样说到:
我真的好难受啊!
一个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对她的女儿,我难道真的有那么十恶不赦,让她那么恶心厌恶吗?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曾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别小看说出口的那句话看似简单,却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当一句句伤人的话,一刀刀地刻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的内心滴着鲜血,久结成痂。

母亲对孩子说的话,太重要了!
一句脱口而出的话,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的温度。
母亲说话充满怨气,孩子听在耳里、看在眼里的,是灰白的天空,不带任何色彩;母亲说话温和淡然,孩子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也会如自己的妈妈一样,从容不迫。
那时,曾经有朋友跟母亲说过,你不来这样骂?可是母亲还是振振有词的认为,这还不是为她好!
我们很多时候,最痛苦的就是,我伤害了你,我这是为你好。

有时候,妈妈们换种说话方式,是不是会能教育好孩子呢?
孩子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指出来,上纲上线侮辱孩子真的不可取。
考虑孩子的感受,好好说话,是当妈的一种善良,也是毕生的修行。
父母也是从孩子过来的,给每个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给予拥抱和温暖。
幸福的家庭,没有犀利的指责和充满怒气的打骂。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网络,作者柳絮叨叨。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