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我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可以认同我们需要接受教育,但是并不认同高分制。因为这种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只有精神负担,让学习成了我们为了获取高分的基础。
学生时代,学校对于传授知识普遍都是那种死记硬背的方式。每一堂课上完,说得最多的就是记忆哪些知识点,然后就是哪些知识点需要考试。可是对于掌握的知识总是一知半解,再说了,我不是那种可以做到过目不忘的水准。
其实说实话,我现在最闹心的科目就是英语了。虽然我仅仅只是高中学历,但是出了社会之后,我还不敢跟人家说我学英语多少年了。因为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居然跟外国人正常交流一下都做不到。

想到这里,我真的不明白,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到底在哪里。学过的知识不能够在生活中派上用场,甚至能够在社会上立足都做不到。都说学习能够让我们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现在看看,不管是大学生找工作,还是博士生找工作。同样也需要从基层做起,而且工资收入也不高。
毕竟现在的大学生多了,同样面临着竞争压力。有很多人都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这个时候,我们会想,我们接受教育的意义何在呢?
一个人的环境,背景,还有地区的限制,所受教育的程度、深浅不同。同样,所处的经历也不一样,思想上也会产生差异。
其实说实话,我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空间的过程。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个文凭,单凭一个文凭什么都干不了。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

有的时候,也发现,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似乎在其它方面并不是很擅长。因为这种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有些人眼高手低。除了学习,其他的事情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处理。
尤其是人际关系上,不善于交际,没有团队精神,更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其实说实话,有的时候确实很欣赏他们那些学识渊博的人。但是,如果说具体落实到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上时,就不知所措了。
毕竟书本上的东西并不等同于现实,不能按部就班地去执行。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会渐渐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就会发生任何事,而且也会经历很多事。

如果真的需要解决现实问题,恐怕就不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况了吧。要不然的话,读书的目的何在呢?总不能让人这么评价读书人的标签,就是那种“光说不练假把式”,一个人的所思所想都不切实际吧。
人除了学习,还有生活,想把其它的事都抛到脑后,这也是不现实的。再说,这也是间接逃避现实的表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古代,经常有什么“书生误国”,还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