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少气无力,纳食不馨,脘腹不舒,大便不畅,舌苔白腻而厚泛黄,脉沉细无力,小便色黄。
7月15日初诊,现年52岁,工作在汾石高速工地,每天上夜班睡眠不足。见其面容憔悴,身心疲惫,当属中医“纳呆”之病证。
辨证:气虚湿热食滞
治宜:益气、消食导滞、清利湿热。
方如下:
人参15,桂枝10,白芍30,柴胡15,枳实10,鸡内金20,炒莱菔子10,砂仁10,云苓30,大黄10,佩兰10,茵陈10,白茅根30,板蓝根10,甘草10。
三剂,一剂煎三次,一日喝二次,一天半喝完一剂。
方解:人参大补元气,更补肺脾之气,针对其少气懒言也。桂枝白芍有小建中汤之义。建中者,建立中焦脾胃之气,脾主四肢,故用此治其四肢无力也。柴胡配白芍,加枳实甘草有四逆散之义,成疏肝运脾(胃)之效也,况加鸡内金、莱菔子、砂仁,即可消食也,加大黄者,加强其导滞之功也,疗其纳食不馨、脘腹不舒、大便不畅之症也。云苓配茵陈、板蓝根、白茅根、佩兰者,清利其湿热也,特对其苔腻泛黄,小便色黄而设也。此方解还有未完之义,读者不妨进一步体会。
7月20日上午他再次来诊,谓服上药诸症好转,比前几天有了精神力气,吃饭从一个馍头增加到二个。服完第二剂药后大便已畅达,脘腹也舒,见其厚腻舌苔已退,湿热也清。将上方调整变化,着重其益气消食开胃,嘱其再服三剂。
方如下:
黄芪30,当归10,人参15,桂枝10,白芍30,白术15,云苓15,陈皮15,甘草10,焦三仙各30克,鸡内金20,砂仁10,炒莱菔子10,厚朴20,大白10,元参30,
三剂,服法同上。
二诊方有黄芪,当归,加强了益气作用,桂、芍小建中自不待说。参、术、苓、陈、草即“五味异功散”有健脾和胃之功,再加消食开胃之药,使后天之本壮,而气力增食欲旺。加元参者,防它药之燥热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96015/baedb184f07907b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