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孩子行走的敏感期
在手的敏感期之后,儿童急切地需要扩大自己的探索范围。其实,手的敏感期来临之前,儿童就试探着通过自己的运动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开始他们用爬行的方式,爬行带来腿和手的协调运动,也增加了腿、手的肌肉力量和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这为后来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这时的儿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感到鼓舞,因为他从此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这种感觉像获得第二次诞生一样令他欣喜。
行走将儿童带到任何一个他想去的地方,这时的儿童对走路无限痴迷。人一生中最喜欢走路的时期大约也就是这个时期。儿童为了感受腿和脚与地面碰触的感觉而不断地行走,为由自己的腿、脚把自己带到了目的地而欣喜不已。这个时期,成人要跟在儿童的后面,让他们满足自己走路的欲望。
这时的孩子还有一个特征:哪里不平往哪里走,哪里脏往哪里走。这个特征会造成成人与儿童的激烈冲突。因为成人走路是以追求效率为前提的,大都会挑选那些近的、平坦的道路,所以不能理解和忍受儿童的这种不讲效率的行为。每当儿童这样做时,就会强行将儿童从我们认为不好的道路上拉回来。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会大哭不止,并要求回到原来的路上去。
这个时期,有的成人还会为孩子穿上那种带有响笛的鞋子。这种新奇的鞋在孩子走路时会发出尖利的响声,也许对成人来说这里一件很好玩的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响声会严重干扰孩子对腿的感受和周围事物的观察,使孩子变得心烦意乱,要求妈妈抱,而不愿意再去探索来自腿的感觉。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可以走好几里路不会累,但小孩子在走路时不像成人那样在心里有一个目标。幼儿学习走路是为了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地走,既没有节奏,也没有目标,但是四周的景物都吸引着他,鼓舞着他继续向前。如果成人这时想帮助孩子,他必须放弃自己的步伐与目标。
在一个雪化后的傍晚,水泥地上有一个个美丽的小水洼,一位妈妈提着东西慢慢地走在前面,孩子跟在妈妈的后面。突然孩子对路边的石头路沿发生了兴趣,上去了又下来,面露欣喜,不断地重复这一动作。妈妈站在前面喊他快走,孩子像没听见一样。最后,妈妈实在不耐烦了,过去一把将他从石沿上拉下来,严厉地呵斥他为什么不跟着妈妈快走,在那里干什么。这位妈妈粗暴地打断了孩子用腿去探索路边石沿的行为,这种探索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机会。
接着孩子又对路上的水洼发生了兴趣,小脚在水洼里叭叽叭叽地踩着,感受来自腿的那种感觉。这时妈妈看到孩子在踩水,又在前面大叫起来,呵斥孩子把鞋都弄脏了,过来一把将孩子拉出水洼,硬拖着他向前走去。孩子无限留恋地回望着那些水洼,妈妈却全然不觉。
上面那位妈妈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成人给予儿童敏感期需求的满足就是对儿童成长的最大帮助,而成长是每一个儿童的权利。如果父母想让自己子将来变得优秀,就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解读他,耐心地等活孩子完成。
二、行走敏感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一)行走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让孩子的精神生命得到成长
一位妈妈这样讲述:
一天,我带着1岁半的儿子在外面玩,因为刚刚学会走路,他伸着两只小胳膊一会去看看这儿,一会去看看那儿,样子非常可爱。突然,不知道他发现了什么,便着急地向草丛冲去。因为他所在的地方到草丛中还有一个小台阶,但儿子没发现,一脚踩空了,在草丛里摔了个屁股蹲。
令我惊讶的是,儿子并没有哭,当我把他抱起来时,他只是非常迷茫地向刚才摔倒的那个地方看。之后,儿子在我怀中挣扎,我把他放下来,他又朝着草丛的方向走去,但就在距离草丛不远的地方,儿子忽然停下了。这下儿子变得聪明了,他先是趴下,然后慢慢地朝台阶爬去,到了台阶的边缘,他先用手试了一下台阶的高度,然后把身体转过,慢慢地把脚放在台阶下边,终于,儿子自己顺利地通过了那个台阶。当儿子再回来时,他手里拿了一朵已经被他捏扁了的喇叭花。我这才明白,儿子费劲地想穿过那个台阶,为的就是要采这朵花。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孩子不仅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得到发展:他们乐于独立探索世界,开始挣脱成年人的束缚,从蹒学步开始,跌跌撞撞地,然而又是义无反顾地走向独立。
所以,鼓励孩子行走,发展孩子动作的同时,也成长了孩子的精神生命。
(二)行走使孩子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生活开始由他自已支配,是孩子的第二次生命
在学会走路之前,孩子对空间的感知和探索都是被动的。例如,书架上一个颜色鲜艳的花瓶吸引了他们,他们要家长抱着才能走进花瓶,或者靠家长把花瓶拿给他们,他们才能认真地“研究”这个花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感知空间的。
孩子一且学会了自己走路后,他的世界就发生了变化。他的活动不再必须依赖于成人进行,同时他的活动范围也迅速扩大。此时,不用依靠别人,他们就可以自由地去空间里探索。周围环境中什么物品吸引了他们,他们就会走过去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尽情地享受着空间和自由带给他们的乐趣。这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多么大的突破!这意味着生活开始由他自己支配。
蒙台梭利说,这个时期是孩子的第二次诞生,是他从无法行动的状态进入可以自行活动的开始。从孩子出生开始,经历了抬头、坐起、爬行的全部过程。在孩子第一次尝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迈出第一步时,他的身体开始走向独立。而周围的环境也刺激着他、鼓励着他继续前进。尽管此时的孩子内在并没有目标,但是,他的走就是全部目标。慢慢的,孩子开始由一个不能自主的人,成长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而这个发展过程,完全是由他的个人努力完成的。
(三)行走的同时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
所有儿童的动作、行动,都与正在进行的智能活动密不可分,没有健康的动作,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智。
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如果家长常常常限制孩子去探索世界的行为,那孩子生命中的那些敏感期常常会无限期地延后,在很多时候,这不仅会阻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面且还会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处在行走敏感期的孩子,如果家长总怕他受伤,总是不给他自己行走的机会,那这个孩子学会走路的时间不仅比其他孩子漫长,而且他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往往也要比同龄的孩子差。
(四)行走的同时促使孩子练习其他更加复杂的技能
一位妈妈在她的育儿日记中这样写道:
记得儿子在八九个月大的时候,总是不停地想站起来,当我把他放在我的腿上时,他就会使劲地蹬腿,把我的腿踩得很痛。我当时特别疑惑,他腿上的力气怎么会这么大?等到11个月时,他渐渐地可以自己蹒跚着行走了,而且乐此不疲。这让我感到了生命的奇妙,这个时候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累”,在他的字典里,仿佛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走”。
这个阶段的儿童热衷于走路,同时也促使其练习其他更加复杂的技能。儿童发展这些能力要靠自己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如果成人不能了解儿童行走的敏感期,不能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支持儿童的行为,那儿童就要挣脱父母的怀抱,甚至不惜用哭闹来赢得走路的权利。
(五)行走让孩子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大,拥有更多的认知机会,感知经验也更加丰富
可以说学会走路对孩子来说是第二次降生,因为行走能力的发展促进了独立性的发展。而且,行走扩大了孩子的活动范围,给予孩子更多的认知机会,他们的感知经验也因此更加丰富。
这个阶段宝宝的站立和行走,主要源于探索欲望的驱使,他并不是为了站立而站立、为行走而行走,而是想站起来,走出去,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当他能够站立行走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世界变得无比广阔,自己的探索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他发现自己无所不能,不用再依赖于大人了。
三、上下走楼梯:孩子在探索腿与脚的功能
一位家长这样讲述道:
最近,我家2岁的妞妞对上下楼梯非常感兴趣。一次,我带她去超市买东西。刚走到楼梯口,她就一直囔着:“妞妞上楼、妞妞上楼……”因为超市的人流较大,我怕别人会不小心碰到她,于是便没理她的要求,直接把她抱上了楼。但女儿却哭闹着一直不依不饶。无奈,我只好把她抱下楼,再重新让她自己走上来。
我们都知道,孩子最早使用的工具是手,所以他们手的经验要比脚多得多。同样的道理,在孩子刚刚学习走楼梯时,他们的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下楼梯时,孩子往往先用手感知一下一节楼梯与另一节楼梯的高度,才敢把脚放下去;上楼梯时也是如此。但当孩子上下楼梯不再依靠手时,他们就能完全体会到脚的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孩子会迷恋上走楼梯,他要重复地用脚来感知空间,用脚来把握空间,使自己的脚在任何空间里自由运用。也正是如此,孩子脚的潜能才会逐渐被激发出来。
在这个年龄段,腿和脚的功能已经被唤醒,在行走的敏感期,孩子强烈地渴望用脚去探索。当然,他们的探索方式可能是不停地行走,也可能是重复地走楼梯等,但不管是哪种探索方式,这些都是最能使孩子愉悦的活动,家长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
四、哪里不平走哪里:新奇体验探索未知的世界
一位家长曾在亲子日记里这样记录
昨晚刚下过一场大雨,今天的道路上到处都是一洼一洼的积水。出门时,我生怕儿子会把鞋子和衣服弄脏,便向他提议:“妈妈抱你走怎么样?”儿子似乎对这样的道路非常感兴趣,说什么也不让我抱。
刚开始,他还学着我的样子小心地避开积水,但只要趁我不注意,他就会“不小心”踩到水洼里去。到后来,反正衣服和鞋子已经湿透了,我就不再管他。这下,儿子兴奋起来了,他不但逢洼必踝,而且还拉着我的手在水洼里使劲蹦。
看到儿子那满足的笑容和可爱的样子,我感到幸福极了。
如果你是这位孩子的家长,你是否会允许孩子去踩水呢?
大多数家长肯定会这样说:“绝对不允许他去踩,积水会把孩子的鞋子和衣服都弄湿,搞不好还会使孩子感冒呢!”
确切来讲,不允许的家长的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孩子的鞋子、衣服脏了可以洗,但孩子的成长机会一旦错过了很有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对于正处在行走敏感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去探索那些高低不平的空间、喜欢去踩那些小水洼。当然,在家长看来,孩子的这些行为纯粹就是顽皮的行为,但实际上,孩子正是在这种顽皮行为中成长的。
所以,为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孩子尽情去释放腿和脚,尽情去享受行走所带来的乐趣。当然,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这个行走的敏感期会延续很长时间,事实上,当孩子能够独立行走之后,他力们的这个敏感期很快就会消失。一旦孩子的这个敏感期消失,他们就会对疲劳特别敏感,也许还没有几步,他们就要求家长“抱抱”。因此,家长一定要趁着行走敏感期这个机会,尽量地培养孩子腿和脚的行走能力。
五、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行走的敏感期
在孩子的行走敏感期,他们往往会乐此不疲地捡那些脏、乱、差的地方行走,作为父母,不应该斥责孩子,而是要欣赏孩子的这种行为,同时,父母还要做好必要的引导。
1、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
作为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在行走的敏感期对什么感兴趣。孩子不仅仅对楼梯很感兴趣,而且对带“坡”的空间都非常感兴趣,比如,他会喜欢路上的斜坡,会喜欢滑梯,也会喜欢商场超市里带坡度的电梯等等。
之所以孩子会喜欢这些地方,一方面这是他对空间进行探索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他在培养双脚这个行走工具,增强腿脚的功能。孩子只有反复地去感知腿脚的功能,他腿脚的潜能才能被逐渐地激发出来。当父母了解了这些,就应该给予孩子行走的自由,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替”孩子行走—抱着孩子走路。父母应该跟在孩子的后面,他走你就走,他停你就停,这样才叫帮助孩子成长。
2、一定不要厌烦
孩子在这个敏感期内,会发狂般地走路。但是,因为孩子走路不稳,个子又矮,当他一刻也不停地去他想去的地方时,父母就要跟在他的后面,时刻准备弯腰去扶他,免得孩子摔倒。这就会使得父母非常劳累,宁愿把孩子抱在怀中而不想让自己一直弯腰跟着孩子的脚步。尽管如此,父母也一定不要厌烦。因为这就是孩子行走的敏感期,孩子不这样反而就有问题了。
另外,如果父母因为厌烦而去阻止孩子的话,孩子的这一敏感期就会迟到3岁多甚至是4岁才出现。所以,父母一定要以孩子成长的大局为重,不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感知材料
处于行走敏感期的孩子关键是要用腿脚来感知世界,他想到哪里去,想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让腿脚获得感知,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父母只有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才能为孩子做好选择。不过,有时候,因为天气条件或外部环境不好时,孩子就不能很好地去感知腿脚的功能。这时候,就需要父母为孩子提供一些良好的能用腿脚感知的辅助材料或设施。
一位妈妈就给1岁多的能够行走自如的孩子准备了一个按摩脚的按摩器,是用竹子做成的,表面疙疙瘩瘩的。当妈妈扶着孩子站到那个按摩器上时,孩子一下子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两只小脚不停地在上面来回挪动,感知来自按摩器的感觉,并不断地上来又下去……
虽然说孩子行走的敏感期要顺其自然,但却不能由孩子自己发现可供探索的材料。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可以用腿脚探索的环境和材料,并协助他去探索。
4、不要担心孩子跌倒
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去自由探索,还有个原因就是怕孩子跌倒,怕他遇到危险,其实这种想法也是多余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尤其是在探素腿脚功能的时候,不跌倒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孩子跌倒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即使把腿脚磕破,也会很快愈合的。
有句话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句话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同样适用。孩子只有经历过“铁倒”,他才会“爬起来”,才会有新的成长。如果一个孩子在应该“跌倒”的年龄而没有跌倒,那么他就会在不该“跌倒”的年齡跌倒。那样,对孩子来说,一定会比在小时候跌倒痛苦得多。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看明白这个问题,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去探索。
六、学步车的尴尬:不一定能帮孩子学走路
1 不能过早使用
不少家长看到室宝还不会走路,会去给孩子买学步车。但事实上,如果使用学步车不当,让宝宝站立时间太久,孩子的下肢无法承受身体的重力,反而会使他们以后的走路姿势变形,等他会走路了,妈妈才发现宝的走路姿势有些“奇怪”。
关于学步车,有多方面的意见,从目前的报道看,似乎反对的意见较多。最新医学研究证实,学步车不仅不能促进要具的运动发育、还与多方的婴儿运动发育迟缓有关。使用学步车的婴儿与未使用者相比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行走的时间都晚。调查发现,使用学步车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行走的时间就会延迟3天多。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学步车,爸爸妈妈需要谨慎对待。
在宝宝10个月之前,最好不要尝试使用学步车。过早使用学步车,会使宝宝跳过“爬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造成以后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容易出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手脚笨拙、灵活性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有问题(冲动、任性、脾气暴躁)等。同时,过早使用学步车,还有导致走路步态异常的危险,如脚尖走路、八字脚和弯曲畸形等。
2、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学步车
学步车的高度应适中、部件应牢固、车轮不应太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婴儿学步车安全要求》中已经规定:
学步车不应有外露的开口管子、速度调节器和其他可能挤夹伤害婴儿的凸出物,
学步车必须安装胯带,宽度不得小于35毫米
除了脚轮,学步车的其他部分离地不得少于25毫米。购买时要详细参照这一规定
3、仔细阅读装配使用方法
注意宝宝的身高要求,每次乘坐的极限时间、场地等安全要求;座位的装卸与高低调节的有关说明等。同时,零部件应定期检查维修。
4、不同宝宝对学步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是否选择学步车要因人而异。
两种宝宝不适合使用学步车:有佝偻病或超低体重的宝宝;
难养型气质的宝宝,难养型气质的表现为:看见生人就害怕;对新事物采取拒绝态度,适应慢;任性、好哭、脾气急躁,易发脾气;多动、不安,睡眠困难等。
关注QQ/570709095
一起学习育儿知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