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118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162天(2023.6.25,星期六)
人类的文化创造与工作专长,是人类创造出类似本能的目标和活动而产生的。这些类似的功能便是象征。例如:小儿心中浮现一个和乳房意象一样具有吸引力的念头。如果在玩游戏中获得实现的念头,比乳房吸引更多的能量,并使得小儿得以延迟满足它保育的渴望,最后便自然地断奶(这是最完美的断奶。就是小儿的兴趣转移到了其他客体上,从而抑制了对乳房的当下的极致的渴望。一个人的成熟就是这样。我们问一个人:“你有兴趣吗?”我们最初的兴趣都来自于对哺育的兴趣,然后慢慢慢慢不断地转移转移,转移的过程实际就是象征,用象征的方式来满足,本来用吮吸得到胃的填充,然后获得快乐幸福转移成了我可以玩玩具,我可以做游戏,我可以通过从事某种创造性活动,这就是心理能量的转移转化,最初的能量和吮吸有关,所以哺育很重要,生命早期的哺育很重要。如果实在没有母乳,也要用奶瓶替代),现在,快乐和幸福在往后的日子里,取代乳房的比喻或象征,可能是一顿精美的大餐(焦虑吃一顿,开心吃一顿,都说明早期吮吸的影响)。享用美食的念头对成人提供了舒缓的作用,和乳房对小儿的影响是一样的。观念或文明的对象因此把握了原本固着在母乳上的能量。乳房与餐厅都是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刻,对某项事物的象征所能表达的最佳方法。(所以,找到可以安抚你的方式或物品,它可能是早期的乳房的象征,在最焦虑的时候可以安抚你。我们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摇篮”,焦虑是躺在里边。转移注意力是一种防御,而找到安抚自己的方式是一种健康的退行。男人可能会喝喝酒,很快就退行,女人可能更多沉浸于韩剧里,摸摸眼泪啊或者沉浸在自己的癖好或爱好里,那个东西对你的生活并没有实质的意义,但是,你就喜欢,戒不掉。你在你的癖好里是一种调适和休息。)
象征会吸收大量的能量,并形塑心灵能量投注的方式。(所谓的觉醒是自我可以驾驭更多的能量,而不是被某种莫名其妙的规则在支配。那种莫名其妙的规则其实就是情结,情结活在你周围的空气里,不仅在你心里。你是否想过:你为什么要在这种惯性下生活?好像大家都这样,你也得这样。好像那个碗不刷就得长毛,就不可能有人刷,今晚不做饭好像全家都得饿一顿……为什么你需要去把这个搂起来?抛开现实层面,如果说两口子商量好分工,自我参与,这不算情结,如果没有商量,大家都在闲着而这个活非得你干,这是情结,是非理性的,不正常的。那么这时候干嘛?你需要经历某种觉醒,让自我来克服某种情结,来形塑心理能量的某种投注方式。)
象征不是符号,是表达意识状态不可能知道或还不知道事物的最佳陈述或表达。(象征表达的是意识未能触及的点,意识能触及的领域还需要隐喻吗?不需要!一旦一个问题被意识化我们还需要隐喻吗?一旦你完全吃透了一首诗,这首诗在你这儿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如果你完全听懂了一首曲调的所有内涵,这首曲调在你这儿就变得索然无味,你就没有品过,所以干一行恨一行,因为你了解了这一行的所有内涵,这一行对你来说不再有神秘感了,它的象征性隐喻性没有了,你的兴趣爱好也没有了。所以,我们最难过的就是,你干了这一行你失去了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