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讲的“常道”是宇宙唯一之真理,是第一因,即使宇宙也是道生出来的,我们所能感知的天地万物都是“常道”生出来的。既然是真理,那么研究清楚了,用它去治世,世界自然就和谐大同了。因此,道德经是站在道的立场,即真理、第一因的立场阐释的一篇治国理政之策。
“常道”是一体两面的,要想认识“常道”,自然就可以从这两方面去探究。
因此,整个篇章可以看作从三条主线进行阐释,由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可知,老子对道的阐释,是从“无”、“有”两方面进行的。即:
主线1:道体的探究
常无:即是从道体本身来探究道;通过常无,来探求道体本质。具体有:
1章:道是天地万物之始源,不可名状,只能“玄之又玄”,只能效法。道体是一体两面的,因此从两方面去探索道:道之无而道之相;道之有而道之用。天地万物亦为一体,道之有无亦为一体,分开之意义即辩证对立统一,乃为道之本质属性。
4章:用“冲”作喻,道的另一个本质属性“不盈”,寓道生生不息,呼应15章“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即正因为常道的生生不息,所以才能不停地吐故纳新。
5章:用“橐龠”寓道体的另一个本质属性无为,天地的运行法则就是道,故用橐龠来寓道之运行。
6章:用“谷”这种象来表达道的另一本质属性“用之不勤”,即自然的状态。天地的状态是自然的状态,即“用之不勤”,是一种既不主动,也不被动的自然状态。道为何“用之不勤”呢?从第7章可知,“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用之不勤”,故能“天长地久”;“用之不勤”,故能用之自然;用之勤则废,则亡,相照应的有:勤是一种主观行为,如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即用之勤则废;第29章“去甚,去奢,去泰”亦是劝诫用之勤,尽量不要乱作为。即是表达自然无为的道体本质属性。
8章:用“上善若水”作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明了道的另一本质属性“不争”。
14章:从常识角度明确了道体的虚空性,“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21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不同于前述的以物类比,本章直究道体,说明道体的究竟真实性。
25章:“有物浑成,先天地生”。说明道体是天地万物宗始。
3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说明道体的真理性。
真理是难以把握甚至不可把握的。
34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说明道体的普适性。
因为从本质上说,道是无法直接予以名状的,因此老子才采用了“盲人摸象”的思路通过以上12章通过多个维度对道体进行探究,可以看作是对道体的直接阐释,即从道之无的角度探究道。
主线2:道之相及道之用(德)的探究
常有:即是从道在天地、天下间的表现(天垂象)发掘道的本质。通过常有,来探究道之相及道之用。
第2章总述道之德:“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后续章节予以进一步阐释。
对道、德这两个方面的探究构成了整个篇章的理论基础,再由这两方面相互贯通,通过常无、常有对道的探索和认知,总结出道的本质属性及运行规律,并结合先人、历史的经验提出了道德应用于人世的政治主张、治世方略。
主线3:老子的政治主张
老子的政治主张系统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个人修养、科技等全方位的政治理念、纲领。
其中在第3章提出了治略的政治总纲领,后续多个章节结合对道、德的探究在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方面分别给出了具体的方略。
探究道之体是为了明确道之相,效法道之德,即效法天地,融通道之用。核心文旨是勾勒老子的治世政治主张。老子的治世主张是深远、宏大、系统的。梳理清楚老子的政治纲领主张,也就把握了道德经的要旨。尤应深刻领悟把握的是老子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是道之德,即天地的运行法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