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3fdc9043f2e63a40.jpg)
白鹿镇“新修”的(指我和我初中进校就认识的铁宝李three上次去之后修建,应该也有好几年了),据称是网红打卡桥的“未闻桥名之桥”,我见了。我第二次来到白鹿镇,第一次登上这座桥。夜景不错,夜空与灯光的蓝色系就像是有浮力的海浪,托举起我低落的情绪,宽慰了我一直以来郁闷压抑委屈、不时感到绝望的心境。灯光温和地变换闪烁,有的组灯直指天幕变换方向,建筑表面的灯则缓慢变换其颜色。我们一行人,我,我妈妈和我大姑爹,从桥弯弯绕绕的最高处下来时刚好下雨了,雨滴散落在长筒探照灯的暖白色光辉中,就像冬天纷飞的絮状小雪花。我不禁心中感叹道,哇,更有那氛围了!是什么氛围呢?充满离愁别绪的氛围?虽然朋友不在身边,然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壮阔豪迈之情?自感即将独自归天,于是自焚诗稿的深切悲悼?像是杂糅了挚友在雪中道别的凄凉不舍和再会之约的坚定慷慨?还是雪中赏景,雾里看花,与亲友共玩捉迷藏,共赏灯猜灯谜的闲雅志趣?我自己也不清楚,可能都有一点儿,但感觉一定还没有说尽。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d8e65d3fd27d941a.jpg)
既然有桥,那就一定有河流,这里的河流非常特别,洪水来的时候水位暴涨、黄流翻涌,也不管什么梯级不梯级的了,规整成一线的小瀑布全被汹涌的河流淹过;干旱的时候,水面平静透亮,人们常在水边洗衣服,拣石头,玩水枪,抓小鱼小蟹小虾;多鹅卵石的岸边,水最深只及膝盖。河道上原来有一座桥,因为地震的时候断掉了,现在只剩下一半。剩下的一半,经年累月,已是枝叶葱茏。桥上绿树成荫,然而只可远观,不可驻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d41e1d3b41207f64.jpg)
白鹿镇其余地方,还是原来的模样,给人一种熟悉的气息和味道。经历过的地方,对一个人来说,就像是你亲手翻阅过的一本书,当你再次捧起它时,你会觉得莫名亲切。重游旧地的感觉真好 。“旧地”都是朴实而惊艳,平凡而出色的。在这里,不加任何调光和滤镜,随意出片,视觉效果一样非常棒,完全不输大片!这可能是因为,重游之地有自己的回忆和情感萦绕,虽然肉眼看不见这些非物质的东西,但这种类似灵魂的物质能够悄悄伴随在与其有联系的人们身旁,唤起人们心底的温情。因此可能我的双眼便自觉给这“旧地”加上了一层有温暖梦境风格的滤镜。只不过,此次出游少了当年与我各骑一匹大马、河边老茶坊嗦冰粉、突然狂笑不止以至于鸡蛋仔上的冰激凌球差点掉落、齐蹬双人自行车一直冲上高速,要不是湍急的车流吓住我们,我们都可以一路蹬回城的某宝。这有什么办法呢,时过境迁,长大的代价就是,这回只能靠我自己想象出一个李three来站在我旁边。况且,如果不是有这么多与挚友的回忆,我是不愿意来第二次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854ce0a3d64f5f0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1c8a63aabfad3cec.jpg)
小镇的整体外观和建筑群落都没变,内部倒是有了一些变化,开张了一些新的小店,比如下图这个温馨的小店,它门口欢迎客人的地毯就已经让足以让人感到既安心又放松了;不过它到底是用于做什么的——做手工,学画画,教音乐,香薰,茶道,还是生活小物汇集馆……其实我也还没有弄明白。总之就是非常可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92b914fcd3d73af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ecec4071917c9e6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86e073ac088c4b9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9be381ad7fdb12f4.jpg)
还有乐器展览馆,珠宝店,各式各样的音乐吧,手工艺坊,小吃铺,以及随处可以耳闻的清新的背景音乐——毕竟附近既有地震遗址,又有小教堂,还有中法友谊桥和当年(指20世纪初左右噗哈哈)荷兰人创办的学校,感觉不配有一点庄严肃穆又不失优雅活泼的背景音乐都说不过去。当然,在童话般的小镇环境下,少不了一脸专注、大声搓着麻将的人们,半躺或蜷缩在沙发椅上,耷拉着眼皮看手机的人们——就在这些欧式建筑的尖塔或圆顶之下,从屋内一直延伸到屋外,或者可以反过来说,从露天一直延伸到一楼内部房间,几乎全是这类悠闲惬意的人间百态的日常图景。你可以完全放心的用拍摄工具或其他工具记录下这些生活场景,大家都专心于自己的生活当中,没有人会注意你。这真的算是“人间天堂”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86a200945b7c433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8eeabdad8999195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0c326ed562ee9a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2ad4f59d8007287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f365c89c10f01687.jpg)
噢,晚上回到有阁楼式窗户的房间,翻看白天拍的照片时才看到其中一张——原来这桥有名字。原来叫音缘桥。
最重要的一个图,还是那一张立着左岸路路牌的照片。几两半旧不新、带着彩色条纹顶棚的双人自行车,三五挤在路牌杆的周围,其随意不羁的姿态总让人联想起桀骜不驯的野马。再加上我的回忆“助兴”——天哪,这个看似普通的单车啊,太难驾驭,太可怕,就像有自己的主见,又如有神鬼相助,令人一旦坐上就不能停下蹬车脚踏板的一双腿。
好熟悉的小车。毕竟我们骑着它走了那么久,那么远,这车载着懵懂无知的我们翻了山,过了河,可能它是真的默默发誓说过,它要把我们送回城去,它要成为横跨城际高速的第一脚踏车。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3a210c184695c14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3e41b0b1dd56f9f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95680652930d5eec.jpg)
不过这回有我表哥表姐,还有他们的小孩嘟嘟。他们是快乐的一家,很细碎的小事都可使他们迸发出欢声笑语。不论我自己曾经的经历如何,我由衷为我哥哥他们感到开心,希望他们的小家能一直这样幸福下去。我哥送我一只草编斗鸡,也不知是从哪里买到的,之前我跑遍了整个镇子,怎么就没有看到卖这手工艺儿的呢。这些竹制的草编的东西都有一定的欣赏期限,正因如此,它们的美才尤为珍贵——人生的珍贵之处也在于此:期限。任何事情,任何东西,有了某些方面的限定和约束,才更凸显其美,才更引人重视。因此,必须拍照纪念一下我的斗鸡,虽然我哥执意要说那是蝴蝶。嘟嘟的是一只墨绿色的青蛙,可惜走的时候忘了拍照。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ace9f9a6c4b5309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4413930bdfae205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a6cb1e0cbf9ae5b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ada446dd8e4d58e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26377c47471b0d8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e7a0f0272dcd81a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5c7ec9b8aa2dcda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3c8af9af1f7ef99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c1bc2aa76889c2b6.jpg)
白鹿镇的附近有一座龙兴寺,它有三座柬埔寨风格的佛塔,中间的佛塔最高。三个佛塔,每一层都有着淡蓝色半透明的玻璃罩子似的“飘窗”,每一个窗内都有一尊形态各异,身份角色应该也各异的佛。不过我没有上塔去,想来这塔不十分触动我,便觉得没有多大必要。如非必须,不去打扰。远远的观瞻,也是一种尊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f9ace7d2d6859f9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500926736028d3d9.jpg)
藏传佛教才有的转经筒,真的是我玩过的转经筒里最大的。以前我刚小学的时候,我妈妈曾经送我一个色彩斑斓的镶着假宝石的转经筒,筒身上刻着藏文,带着一条同样“镶钻”的小尾巴,甩动它来带动筒身转动;然而这个转经筒加上它的手柄和小尾巴,比拨浪鼓还小。龙兴寺这里的转经筒每一个都大如水桶,不知是铜铸还是铁制;每一个最下边有两根横木,互相垂直成十字,以便人们拨动。整个悬挂满转经筒的过廊形成一个“回”字(这跟我们初中教学楼的造型不谋而合),人们从第一个筒开始挨个挨个触摸它们,转完了一圈就相当于诵了经一遍。我见大家都伸手去一一触碰那转经筒,心里暗想,大家平时不都挺爱干净,讲究卫生,害怕细菌的吗?怎么到了这里反而都能够放下了呢?平常的那些矜持和顾虑难不成只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的需要?平日里的“爱干净”难道都是相互做给对方看、为了使别人不远离和非议自己?也许有这些方面的原因吧,我正想叹气——虽然我从不叹气,然而我立马又振奋精神,想道,不止如此,一定要中立而客观的看问题。这跟整个寺庙的氛围和带给人心的感受,也有很重要的关系。一定是这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a1599da957a10f9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829714b78ed7bb2c.jpg)
寺院内宽阔广场上和边上,有用水盆栽种的一盆一盆的荷花,庙里的人们把它们的盆摆放在一起,远看上端还真像是一片摇曳茂盛的碧绿荷塘。走近一看,更令你惊讶——其中粉色的荷花数朵,有的菡萏,有的全盛,有的几乎凋零,有的半开不开,像是欲语还休,用一只衣袖遮面的少女。你不得不讶异于这些盆中荷花的生命力竟如此旺盛,丝毫没有受盆与养料的限制。再抬眼一看,与中式风格的庭阁飞檐齐飞的,是成串红粉至粉白的无患子翅果,以及它们同样成串的黄色花穗母亲们,在他们的共同掩映之下,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应该能很好的得到荫蔽吧。不同大小、穿着、形貌、神情的佛像天尊们在这寺庙中各镇一方……虽然不能一一近看朝拜,但我依旧认为,寺庙是能让人心情变得淡然宁静的地方,只要你双脚踏进来,立在这寺院随意一处的空地就可以有所感受。这种能够自发地静思的机会难得,特别是在喧嚣浮躁的城市中生活久了,在寺院中独自一人静立自省的过程,就像是自己给自己心灵的按摩和沐浴。其中不免会有疼痛。不过一切都会释然。坚持按摩,好好沐浴。既然来了,既然被赋予生命而活着,虽是被迫,虽然客观上不幸与苦难远多于幸福快乐,但上上策仍是有的……好好生活,积极动用五感与第六感,于有生之年充分发掘、享受自然造化韵律之神妙,最好再从中撷精取华,生发一些自己的创见。如此,烦方可消,心方可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fd66958d2a68dfe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229643af5bc7aa4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c7118cd26d8dae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299da255cf453b3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a0b29a33747575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de1c0d425d549e0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a2994c9fc9e694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