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6:30,闹钟响起,我醒来,进行一分钟的能量早读。早读完,缩进被子,想再睡一会儿,突然想起,昨晚在女儿面前说的,今早我要去跑步。
可我还是很困,不想起来,心里想,不跑步也是可以的吧?这时,有个信念跳出来提醒我,说到不做到,如何给女儿做榜样?
当我有这个信念后,整个人都不好了。首先,我觉得跑步已经不是自己的事了,是为了“做”而做。其次,如果我跑步回来,女儿不觉得我做得好,我会不会产生怨气?
有了这个觉知后,我放松下来,仔细思考,我为什么要去跑步?因为我好几天没锻炼了,腰上又长赘肉了,我想保持好身材。
如果不想跑会怎样?心里不安,我太想要一副好身材,一副好身体。
为了得到想要的,今天起床的痛苦能承受吗?能。
那好,现在穿衣服,穿鞋,出门。
为了不让自己反悔,我以最快的速度穿衣出门。最后用40分钟跑了1公里,走了1公里,神清气爽,还买了早餐回来给老公和女儿。
回来时,孩子才刚起床。因为在这件事上,我对她没有期望,没有想让她学我早早起来跑步,所以也没有评判。
2.
如今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我做xxx,就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咋听之下,好像没毛病,仔细琢磨,就觉得不对。
一个人做一件事,不是自己喜欢的,就是有强大的利益驱动。
自己喜欢,就算遇到困难,也心甘情愿做下去。
利益驱动,短期内看到收益,就算辛苦,也心生欢喜。
如果收益是未知的呢?我们心中先有了美好的幻想,最后幻想破灭,现实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心中必然产生愤怒,这种力量最后会表现出强大的攻击性。攻击他人,攻击自己。
“为了给孩子做榜样”就是这样的逻辑。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当着孩子的面总拿着一本书,他们心里是这么想的,“你看,妈妈没事就看书,我为了你做了一个好榜样,你要像我一样才行”。实际是不是真的爱阅读,不是重点。
这会让孩子很困惑,他感受到的母亲是心不在焉的,明明捧着一本书,为什么注意力却在自己身上。一会儿不准这样,一会儿不准那样。如果孩子久久不拿起书本阅读,妈妈立马就炸毛。最后弄得孩子大人都不开心。
3.
不给孩子做榜样,做什么?做回你自己。
你喜欢做菜,就专注在火候和味道的调整上,专注怎么把菜做好。
你喜欢画画,就专注怎么把画画好。
你喜欢收拾屋子,就专注怎么收纳更合理。
总之,你想做什么就用心去做,专注当下,活在当下。
都说认真的人最美,那是因为你在享受做事的过程,这份专注和不自然流露出来的美好,会打动孩子,孩子会不自觉的靠近并模仿。
还记得去年有一次,我在拖地板,女儿在旁边看书。很突然的,她主动要求帮我拖。我答应了。
拖了一会儿,因为人小,拖把重,她就累得不行了。最后还是换我来。
当时,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她说,妈妈,拖地那么累,你还干得这么开心,我看你的样子也忍不住想做。
她这句话提醒了我,只有当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才能影响到旁边的人。
有的人说,我就喜欢打麻将,就喜欢玩游戏呢?难道也带着孩子搞这些吗?
那要问问你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欢这样的自己?如果真心喜欢,那孩子成为这样的你又有何不可?
如果不喜欢,又改不掉,你做不到的事,又何必为难你的孩子去做?
言传身教,只是言传那些你喜欢说的话,身教那些你喜欢做的事。孩子无需父母刻意的榜样,父母做好自己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