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师联盟寒假读书会打卡

教师联盟寒假读书会打卡

作者: 梦幻公主赵 | 来源:发表于2023-02-06 22:57 被阅读0次

乐知阅读组合赵老师

从1月14日到2月2日,有幸参加了2023第八节教师联盟寒假读书会,21天的时间和书友共读冯卫东老师的《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教学的18条建议》

第1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有一种冷是妈妈以为你冷,有一种不会是老师以为你不会”。儿童立场不是抽象物,作为教师,应该蹲下来,更多地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会共情,适当稚化自己,用教育细节中的一言一行兑现儿童立场,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促进孩子的和谐发展!

第2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儿童产生了知识,他就爱知识,也就能不同凡响地出色地用知识。把脚步放缓,速度放慢,儿童知识学习不仅不会出现信息衰减,还会不时地呈几何级裂变:原先做的减法却赢得学习结果的乘法效应,降效提质。真学,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

第3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真学与否,应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学生的获得来衡量。学生有获得,能增值,他的学习就是成长性学习。好不应该有一个起分(评)线,好发生在某个区间之间,从他的下限向着上限逼近抵达,这就是好。教师要勇敢的退,做一名得心应手的操盘手,助推学生去往前方!

第4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我们所追求和追寻的是真正发生而又朝向正确的学习。矢向决定矢量,价值不可偏差;学科阵地必须坚守,学科边界不可拆除;在语文学科中,要兼顾与兼重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姓语”语言习得才是学科第一属性;不适宜的教法也是一种隐形的错,内容要优选,教法要适切,课堂要真学!

乐知悦读赵老师

第5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多多”就能“益善”吗?

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是有效、可信的体温计,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清醒、理智,让真学真正发生!

乐知悦读赵老师

第6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六:碎问而闪存的能不是惰性知识吗?

碎问之下、闪存之中,学生大脑只是貌似在场,思维遭遇清场;知识美在整体,要让学生在知识的有机联系中去学习;力减碎问,不意味着小处不可寻,要让课堂提问成为促成真学发生的最佳润滑剂、最强驱动力!

第7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七:立竿见影能有续航力吗?

1.有一种教学法叫“坏的教学法”;

2.“坏的教学法”背后有一种代学哲学;

3.在“旷日”的节奏中追求“持久”之效。

慢也是一种能力,教师不要做“最强大脑”,当“解题神器”,而应该问题抛给或还给学生,并予以适量适度的指导或暗示,要多给学生留一点“念想”,多给他们“捉迷藏”,多让他们动脑筋,让学生发现、揭示或阐述问题的答案、自己的思想。

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学生才是自我学习行为的首要光源。我们要秉持“三分教七分等”的心态,让学习的过程延续、“耽搁”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进入,有利于能力的养成和恒久的发展。

第8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八:行云流水能打开思维的通道吗

"行云流水"这个成语出自苏轼的《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如此看来,其本义是,自自然然发生、有行有止、顺逆伴生、少有人为之痕、有为有不为等。让学习像山里涧、谷中溪、岩上流一样,"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如此的"行云流水",才走向了教学的本真。

第9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九:圆满真是一种教学功德吗

1.也给圆满的课留一席之地

2.追求圆满,教学会怎样

3.圆梦无非水中月,逐梦即为捞月人

4.大成若缺,“好缺”才是教学意义的圆满

为学而教,为真学而教,为真学而真教。

一要努力学会做减法,有时候,做减法比做加法还重要,而有时候,做减法实际上就是在做加法。

二要真诚地向学生借一双慧眼。学生才是教学行为的最好尺度,据此量身定制的课才是合适的。

三要心甘情愿把身位往后退一退。高德胜说,"真正的母爱是准备随时撤退的",师爱也是这样。教师适度和适当后退,学生才能赢得必要或更多时空,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有时,为学而教无妨表述头为学而退。

四要"不惜"让学生出彩。学生好才是真的好。教师应不和学生抢镜头,应让追光灯跟着学生走,因为学习的高峰才是课堂的高峰。

为学而教,这是教学行为的原点,是教学哲学的真义。

第10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十  激发情意,充满想学的能量

1.让关系成为第一学习力

“关系也是生产力”。特级教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曹勇军老师说:"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优秀老师相当于普通老师;反之,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普通老师相当于优秀老师!"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先生则讲:"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开始。冰冷冷的课堂不会有教学,不会有教育。""好的课堂首先是关系的确立,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先确立关系,再实施教学,这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师生之间关系好了,结果自然就好了。"好的关系就是一种"支架型情感支持""力量,它由教师搭建,用他发自内心又溢于言表的感情、态度来完成。

2.舍得把芝麻夸成西瓜

孩子是需要夸的。用倪萍的话说:"别不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

3.课堂情感场有时无妨淡远一点

"课堂就是情感场",这是一种课堂理念、教学哲学,但课堂不宜(过度)煽情,课堂情感场亦不宜全线飘红、一路高扬。有时无妨使课堂情感场有点"淡远"的意味。

其一,教学应追求情理相谐,而不要一味放纵情感。

其二,教师自有其"教学性格",秀婉淡定等类型的教师,不必勉强自己热情四射。

其三,最是亲和能致远,以亲和力让教室洋溢温情的暖人光泽。

4.将学科内在的情感力还原出来

学科知识都是有温度、有感情的,教师本身要成为学科的情人,要让学科成为自我精神的宠物。教师要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具象情境和抽象知识中走个来回。教师要千方百计"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学习是人生中最持久的一场精神爱恋,作为教师,我们最需要也最难做的事情是,不要让每一个儿童"装睡",而要自觉驱使他们想念学习、在乎学习和爱学习。学习困难者大多不是由于智力因素,而是由于他们在"装睡"。巧妙地唤醒他们,激活其情意力量,那么,"难者亦易"。情意尚需情意激,激活我们自身的情意,爱儿童,爱教育,爱学科,爱教学,这才能有第一波水纹、第一点火星......

第11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联系十一:培植自觉,共建会学的良方

1.学生运用策略学习等的自觉意识也需要教师精心培植

儿童一旦形成自我概念,便会主动参与对主体的塑造,从而进入自主发展的快车道。自觉理念既要由学生自觉建构,也需由教师精心培植。

2.学生上课要培训学生,要学会做学生。

学习方法是一种生产知识的知识。要从“让学生从教会走向学会,学会走向会学”的追求出发来经营教学,改造课堂。

3.帮助学生自获其“渔”,引导他们共享“渔”利

教方法比较知识更重要。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思想,用孩子的方法教孩子,用孩子的方法教方法。

4.让教成为学的范例

更多的把我理解教材的方法教给学生;更多地与学生一起阅读;更多的“下水”,把其间所遇到的阻遏、纠结以及从中走出的过程、路径等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学生用好的学习方法自己学到的,才是"真正学到"的。

第12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十二:引导倾听,凝聚静学的内力

1.倾听是学习的第一块骨牌,应当让它挺立起来

教育即倾听,倾听即教育。有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个倾听者。

倾听意味着谦虚;倾听意味着尊重;倾听意味着同情;倾听意味着开放;倾听还可以蕴含意味、解释更多的道德精神及其元素。

我们要努力培养一双道德的耳朵、一双善教的耳朵、一双乐学的耳朵。

2.在显隐互有、专随结合的训练中,使学生有素

(1)类似于主题班、队会的专题行为训练

(2)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的专门训练

(3)嵌入学科教学中的附带训练。

3.以身作则,教师要努力成为“耳治模范”

教师是学生倾听课程的第一读本。

(1)要更多地从儿童立场或者说学生心理逻辑出发;(2)要更多地倾听弱势学生,倾听他们微弱的声音;(3)要更多的接纳与欢迎新见与异义,在“逆听”中助力创造精神;(4)要更多地借助于“第三只耳朵”,充当自己的观众。

4.调动更多听觉器官,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倾听是思维着的理解。(海德格尔)一个人用心灵去听。才听得清楚。

我们要培养一双道德的耳朵,让它们生长于师生心灵的深处!

第13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十三  发生经历,展开“让学”的旅程

“让学”就是教师分权,使学生从获得走向更多的参与和创造,即把学习过程教给学生,让他们更多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1.确认过程性目标的意义与价值。

2.在"捂、焐、悟、唔"中"把知识做出来"

捂,以手盖物。有时,教学需要捂盖子,暂缓一步呈现,稍迟一点抖搂, 这有点类似于相声、说书中的丢包袱、卖关子。

焐,把某物置于温暖处,使之渐渐暖和起来,喻指教师把问题抛给或还给学生,使其在心里认真付度、反复摩挲,最终从对问题的茫然中破茧化蝶。

悟,在心里对某一事或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咀嚼、体尝和思考,进而自能知晓,有所发现。

晤的本意是相遇、见面,此处引申为呈现、言说、对话、展示。

3.将有质量的时间更多花在长效的核心知识上。

(1)要识破、选好、锁定、放大这样的知识和原理,他们一定是少而精,少而深的;

(2)抵抗住告诉学生任何应该知道的东西的冲动。尽可能促其自力,突破核心知识藩篱;(3)要乐于为围攻核心、解密原理而“浪费时间”。

4.思维也是一种实践,应把它写入精力学习中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育要慢慢来,不着急,从容稳健的步伐更能让我们登高致远!

第14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十四    改造问题,渐入深学的幽境

乐知悦读赵红燕河南长垣

第15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十五:设置障碍,撩拨“强学”的欲望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1.勿让课堂成为煮蛙的温水。

让学生适当的心存焦虑,会于无形中强化他们的注意心向,提高他们的努力程度,他将使学生更多的保持一份清醒与专注。

2.为防思维成止于水,不妨投放些鲶鱼

(1)教师要敢于给自己教和学生学以必要难度,适当障碍。要创造机会让师生都来做不会做的事;(2)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大胆进行课堂重构方面的实验。

其中有几点经验值得思考:

挑战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教学应尽可能有较大一些的格局;

教师可以一般也应该为学生的进阶搭设必要的梯子。

3.加长短板,消淡短板效应。

低学力儿童也可以突然在某个时间点摆脱低学历状态。低学力儿童也必须投入冲刺与挑战的学习。

4.相信学生,“为难”学生 解放学生

好的课堂是不断走向深度学习的课堂。而深度学习是走向有思维挑战的学习。着意“为难”学生,就是让他们迎接挑战,这归根结底是思维的挑战。挑战必须适中,难度必须适中。

第16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十六:用好错误,鼓舞敢学的信心

错误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可能性能否化为现实,取决于教师的能动作用。那些有着很深教育情结、很好教育慧根的教师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一、确立一个错课观:无错之课即错课

加拿大学者范梅南说:"陈述什么样的行动不是教育行动要比陈述什么样的行动是教育行动显得容易些。"无错之课即错课。

1.无错之课是怎样的课

(1)它常常是教师制度性权威被过度放大、"霸占"教学时空的课堂。

(2)它常常是教师太多"眷恋"优秀学生而很少把关注目光投向后进生,给予其应有机会的课堂。

(3)它常常是教师过度呵护学生,给予他们太多台阶和铺垫以致使其失去犯错机会,也因而缺乏应有学习经历或知识历练的课堂。

2.为什么说无错之课即错课

(1)有违课堂公平,有悖教学伦理。

(2)止于粗学浅尝,远离深度学习。

(3)惯于规行矩步,泯灭创造可能。

3.当然,也不能因此讲,有错之课即"对课"。

(1)要看错的内在品质如何。

(2)还取决于教师有着怎样的应对态度与策略。

二、鼓励学生认真地犯错,犯值得犯的错

1.教师要有容错的姿态,有"唤错"的表示。

2.不要轻易判错,要留谈判空间。

3.更多"眷顾"错者,无妨错误优先。

三、要纠错,也要究错和救错

究错",即追本溯源,探求、弄清、揭明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相应的思路与过程。 纠错是人们寻常的待错态度、化错方法;"救错"指一些错误中含有一定乃至较大的价值,应把它打捞起来,让它起死回生。

四、还要理解错误,并从错误中理出错理

把"究错"作为三者的核心语词,置于枢纽、关键位置。而说到底,它是努力让学生做到知其所以然,理解错误。

第11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十七:变组结构,放大活学的功效

一、学材再建构,搅动资源活水

学材就是学习的资源、材料,它基于教材,而又超越它。

1.在结构之中教知识。

2.让学生参与学材建设。

3.在既定学材中翻跟斗。

二、变演绎为归纳,让学生多发现,提高知识迁移率

少演绎,多归纳,善发现,优迁移, 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再让发现力生成后续强大的学习力。其特征可概括为"变构学程,裂变学力"。

三、"让教"优先,让教成为最好的学

"先学后教,边学边教,教后复学,为教而学,教学相长"

1.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教。

2.要为让教定好位。

3.从范教和"小让"开始。

4."让教"方式不拘一格。

四、用也可以致学,在学与用之间实现互哺

1.将用与学高度糅合起来,即学即用,用即是学。

2.以综合性学习任务调用新知,在用中驱动自主性学习。

3.将新知嵌入旧知之中,在用旧知的同时学得新知。

五、将材料以"非标"形式呈现,在多变中渐显知识之宗

教学中也要精心设计"非标"问题,目的在于,以多变来聚射和凸显知识核心 。

第18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建议十八:卷入“玩—动”,走向乐学的境地

"人之情,不能乐于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吕氏春秋》)学生更是如此,需要教师领着他们在学习中找乐子,进而乐其所安、得其所乐。

一、玩是一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语词

1.有些玩会长智,有些嬉能生慧。

2.大凡有大成就的人,除了有非凡的意志、坚苦卓绝的精神,往往还保有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

3. 儿童更有玩的天性与专利,任谁都不能横加改变与剥夺,而要与儿童的天性合作。

4.是有不少孩子不会玩,但不等于说他们不爱玩

5.大凡真正优秀的教师及其课堂,都有高超的玩的本领,都有大量动的时空。

6. 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 都强调实践,强调活动,强调过程性目标和心理、情感体验。

二、玩味.玩索."玩绎":做一场"严肃游戏"

玩味,即学习与欣赏,是学习活动的开始;

玩索,即思考与探究, "玩绎",从现象走向规律的一种纵深与理性掘进;

"玩绎"为应用与拓展,学以致用,则主要是在另一个方向即横向上的拓宽与延展。

三、在课堂再造中把课堂玩活起来

课堂课程分为长型课和异型课。

独特的学科教学主张:悠雅语文;玩索数学;竞秀英语;体验品德;经历科学;炫动体育;展演艺术。

综合活动课程 分为项目活动课和主题活动课。

四、做一个会玩和"慧玩"的教师

1.要"立志可爱"。 一个可爱的教师通常是有可爱自觉、可爱自信的人。

2.要打破禁区。 解放儿童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必须从解放我们自己的教学思想开始。

3.要发乎童心。

事理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发生冲突时,无妨由后者逆推前者。

要注重玩与动,要多给课堂加一点戏份,努力驱动学生卷入"玩一动"之中,走向乐学胜境。

第19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学校教学管理促进真学发生的三条可行路径

要让学习真正发生,要让真学蔚成风气,学校教学管理必须有所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促进真学发生有三条可行路径。

一、简约而不失精准的"标评"

1.要加强学习,对专业观评课,宜采取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相结合的态度。学,可以深一点,用,无妨浅一点。

2.评价要有一定标准,做"标评"而不是"盲评"。

3.不必奢谈评价体系,用评价框架更好。

4.评价指向并依赖于教师行为,无论是标准制定,还是框架建构,抑或是方法形成,都要尽可能吸引教师卷人。

二、萃取而有所创生的"模建"

1.眼睛朝外,在校外无数种实际存在或者已然相当成熟的模式中选择一种或多种,以此为主体,再糅进其他一些优秀的模式因子,最后形成教师个体或群体乃至全体都(大致)遵行的基本模式。

2.眼睛朝内,在校内某一优秀教师课堂中萃取优良的模式因子,或者干脆以其所显示、表现出来的模式为基础,加以必要的整合、锻造与改良,进而创生出一个(更趋)成熟和优化的模式。

三、同向而悦纳差异的"阶进"

学校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有"同向"(朝着"真学"的方向努力)的规定性,同时还要悦纳各教学个体走在这条路上的不同步姿、步频和步幅。

所谓"阶进"有两个意思:

其一是,群体分别处于合格、优秀或突出的不同层级,这是就人际横向比较而言,也可称为"共时性之阶";

其二是,个体自身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层级,这是就自我纵向比较而言,也可称为"历时性之阶"。"阶进",既是沿阶而进,也是因进成阶。

在某种意义上,真学是一个乌托邦。不懈"向着'真学'那方",就能让我们永久地前进。

第20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后记:写作是最好的学习

一、在阅读中学习。

"写作是阅读下的蛋",没有阅读,便没有这枚蛋,甚至没有母鸡﹣﹣朝着某种方向思考、漫溯的"专业大脑"。

二、在建构中学习。

1.从倚重于教而转向关注于学

2.从对效率问题的考量而转向对真学质性的究问

3.从若干视点的叠加而转向对理念体系的建构

三、在行动中学习。

1.从自己30多年的实践经历、讲台经验中提取部分活性因子,把它们转化为某些教学思想

2.把寄望于一线教师进行而他们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未完成的教学实验改由自己来尝试、操作

3.潜心观摩团队成员的课堂,共同孵化个性化课堂模式或个人教学主张,促成他们实践自觉的强化、实践品格的提升

坚持"做的逻辑",让教学理想不是悬浮于天空,而是落实到地面。

相关文章

  • 有幸加入“教师联盟寒假读书会”

    阅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优雅的生存方式,使让人成为更高的自己的生存方式。让一个人优秀,让一个民族优秀最好的方法就是阅...

  •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随笔19

    教师联盟读书会读书打卡第109天 第四本共读书籍《面向个体的教育》 今天看到对教师的激励一部分,颇有收益。 对老师...

  • 克服困难完成了一次读书分享会

    这个暑假我加入了教师联盟读书会。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读书会,旨在把兴趣相投的老师们聚在一个群里互相督促读书、打卡。 ...

  • 朋友圈的一条横线

    第八届教师联盟寒假读书会即将开始,暑假参加了一次,督促自己读了两本书。这次,仍然报名参加,希望有所收获。 群内老师...

  •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随笔13

    教师联盟读书会读书打卡第103天 第四本共读书籍《面向个体的教育》 一个学校需要有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而不只是一个...

  • 阅读开启

    今天,终于收到了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一书,这是我参加2022年【教师联盟】第六届寒假读书会选择的书。读书的...

  •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随笔5

    教师联盟读书会读书打卡第95天 第四本共读书籍《面向个体的教育》 《让校园里生长学生的想法》这个标题就让我非常喜欢...

  •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随笔10

    教师联盟读书会读书打卡第100天 第四本共读书籍《面向个体的教育》 小组合作学习,到底应该如何合作?每个孩子都有自...

  •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随笔15

    教师联盟读书会读书打卡第115天 第四本共读书籍《面向个体的教育》 为了适应减负政策,学校今年开始实行等级制评价方...

  •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随笔7

    教师联盟读书会读书打卡第97天 第四本共读书籍《面向个体的教育》 学生会犯错,老师必须给学生一些处罚。究竟怎样处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联盟寒假读书会打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in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