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自己不被对手打败是我最大的动力,我就是在竞争的环境里不断激励自己去挑战新高度——邓亚萍
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图书《鞋狗》中的一些经验智慧,其中贯穿着本书的一个重要的点是:运动
在学习之余,我也通过了解运动员来辅助理解书本之外的一些东西
对抗拖延症,提到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人们想到的是她雷厉风行的性格,在赛场上所向披靡的身姿
但是呢,在很多时候,也会面临着拖延的问题,如在做课程的时候,7分钟到内容,两千字左右,硬是要熬一天才出得来,知道该做什么,知道核心论点是什么,就是不知道怎么下笔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拖延症,拖延产生的一大原因,是大脑在决策时纳入各种意外因素进行考量,这也就导致偷懒总会战胜坚持。如何破,如果能有针对具体场景“预先设定”大脑就可以跳过决策阶段(减少能耗和决策阻力),自动自发完成设定任务
最容易入手的方式:每到X场景,就要做Y事
现在开始理解自己的有些行为背后的一点道理了,我有几件事是每天都可以做到的,阅读,锻炼(前段时间受伤减量)写东西
这里来看一下邓亚萍自己的经历,24岁在运动事业巅峰退役,从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全开始,到后来拿到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我们先放一下她的运动生涯,拿了很多奖牌,奖杯的过去
我们从媒体上获取的很多信息,都是被人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要么远离低水平媒体,要么增加自己的见识和判断
回到例子中,通常我们以为很多优秀的运动员都喜欢训练,但其实也得反复经历“训练挺烦的”这样的过程
就我们自己都对重复都会特别容易感到无聊和随时想放弃
所以很多顶尖运动员为了从这一问题中跳出来,习得一种能力,就算不喜欢做一件事,觉得枯燥乏味,依然能坚持去做!
邓亚萍退役后,被选为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第一次参加会议,大家都说英语,法语,只有她带了翻译,沟通不顺畅之外,交流不断的产生一种“疏离”感,这样糟糕的经历,让她决定把英语拿下
制定计划如下[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开始背起,一天保证14小时的学习时间,早上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
我自己前几天测试了一下自己,一整天除去其他必须时间,用于学习累计7小时就已经非常难了,这里的14小时学习,难度和强度是我体验的几十倍
邓亚萍做起来也觉得吃力,开始通过运动员的“素质”强行支撑,后来不得不经常和倦怠,拖延斗争了,懒床,去做其他简单的事儿等
幸运的是,每天学习英语14小时,持续了三年!!!
那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她把学习看作训练场,一到场就练正手击球500个
那么迁移到英语的学习就变成了,坐到书桌前,就背20个单词,这这样局面就被打开了
一次又一次的强化实践,到后来,坐书桌前,不背单词,反而觉得不适,三年后,清华毕业典礼上,全程用英语
这里再细聊一点,这里涉及到拆解法,也就是把英语学习拆解为音标,单词,听力,课文等板块,然后一点点的啃,通过设计一个场景,坐到书桌就背20个单词,其他的音标,听力,课文等皆如此
接着关联的一些应用和练习场景,在英国留学的时候,赶上奥委会在葡萄牙开会,需要会上发言,相关人员帮着写了一页稿子,就地找了一位私人老师把讲稿录成音频,自己查字典翻译出来,又标音标,跟着音频一遍又一遍的学,就不超过5分钟的讲稿,不断的琢磨和学习,用了一个月,不过反馈不错,超出大部分人预期,到那时,总的英语学习用了三个月
经常有一个经历反复在她脑海中闪过:退役后,有人问,你的奖牌,奖杯,奖状都在什么地方,她说父母专门拿一个屋子展示,长者建议:你应该把它们都收起来,这些通通都成了过去
坐到桌子前,就背20个单词,犹如写入大脑的程序,变成条件反射,我自己有几件重要的事儿,也正在生活中变成条件反射
很多时候,大脑不喜欢你给它问题,喜欢直接给答案
如学英语,理性上要学到无障碍应用,感性上背单词很烦,感性和理性就这样消耗着僵持
那么设定好答案,直接去做,一下子就简单很多了,长期的执行变成指令,很多简单的行为都容易反过来塑造认知
当我们会通用之后,就可以做到在不想学习的时候也能自动自发的读书,不想工作的时候,也能自动自发的做事
之前我讲过很多遍,自己的行动跑在思考前面,好好梳理一下,就会变成一种执行“程序”了
我自己现在是睡前看书,睡醒看书,看了就写东西,下班前锻炼,下班后锻炼,这些有部分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实践 注意事项,设计的场景和具体事件越具体越好,必须要通过不断长时间的实践来加强条件反射
最后就人们说的“心想事成”体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