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为自己的母亲写点什么,可总是羞于表达,无法将爱直接说出口。今日,母亲节到了,母亲的故事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脑海浮现。是时候该为母亲做点什么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9c75a05070e74e99.jpeg)
三十九年前,我的母亲和父亲结婚了。那时我们家几乎穷到“揭不开锅”,靠东凑西借维持生活。母亲说,在我父亲十四岁时爷爷就不在了。四儿两女六个孩子,生活全靠奶奶一个人打理,她一个寡妇要给四个儿子都讨媳妇,其中的酸楚与不易那是可想而知的。我父亲又最小,自然什么光都沾不上,就连结婚时穿的那身新衣裳也是借别人的。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能一个人给四个儿子都讨到媳妇,我奶奶也是相当不一般的,她打心眼里佩服我奶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29c7930892e83cc6.jpeg)
婚后几年,兄弟几个一直没有分家,我的奶奶是个特别有脾气的人,而且使得一套“家法”,所以兄弟妯娌之间都相处的很好。那一年,我出生了,我们的大家庭越来越大,可奶奶自己却感觉力不从心了,她要给大家分家了。父亲和母亲选择净身搬出来住,什么值钱的,不值钱的东西都没有要。母亲是个乐观的人,用她的话说,尽管一无所有,但有我和我哥,她心里就什么也不缺,什么也都不怕。在外婆一家的接济下,父亲和母亲为我们盖了三间瓦房,(迄今为止,父母六十岁,已经对我们的家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改造)也就是我小时候的家。那是她们生平第一次为我们安置的温馨小窝。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ceb1eb6dabcb67b8.jpeg)
我们从小跟着母亲在农村生活,她是个非常惜物整洁的人,这个在我们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家里添置的任何东西她都非常珍惜,小到一只蝇拍,一个扳手,大到一台洗衣机,一辆三轮车,她都隔仨差五地摆弄出来去去尘,拾掇整理一番。好多次我都准备不穿的衣服,只要经母亲的手一洗,那定会焕然一新,重新发光,勾起我再次穿上的欲望。她就是这样一个能使不起眼的东西让人顿时感觉弥足珍贵的人。她说,有时候不是人在用东西,更像是东西在用人。一到夏天别人都在午睡,她没事爱在院子里转,随手将曝晒在太阳下的东西收一收,实在无法挪动的,她会找帆布或麻袋给盖住,进而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她不仅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地里也很勤劳,农地里各种活儿都难不倒她,庄稼也管理的很像样儿。正是母亲这种惜物、节俭的好习惯,引领我们家一步一步走向了富裕。她时常对我们说:会打会算穷一时,不会计划穷一世。人走到了好处,一定别忘了本!千万不要遗弃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我们就这样被她耳濡目染地影响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bcd5f4cc8b11a2ff.jpeg)
我快两岁的时候,那是一个冬天,由于太调皮,我不小心被掉进开水锅里,全身大面积烫伤,高烧不退,一直昏迷。医生和众亲戚都说没救了,即使救活也可能会是个傻子,只有母亲不肯放弃,她死死地抱着我,寻这个医生,求那个医生,天天以泪洗面。好在在医院治疗了将近两个月,我才恢复。可是她却白了头。至今她的满头华发仍是我心中最大的亏欠。母亲说我命大,她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也坚信自己是有福气的人!她就是这样把“不抛弃,不放弃”融入了我的血液。也给我的心里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9cc40685aaf19995.jpg)
母亲又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她时常帮助乡里乡亲的街坊邻里,援助最多的还有我那几个大伯,记得有一回暑假,三妈面带哭腔来找母亲借钱,那几年本来我们就不宽裕,(洛河三年发了两次大水,没一点收成不说,还倒贴投资钱)。本想着母亲会委婉拒绝,(堂哥那几年肆意挥霍,这也不是她第一次来借了,上次借的还没还),谁料她毫不思索,将家里唯一的一点生活费全部拿出来给他们救急用。九月一号开学时,母亲竟拿不出一分学费给我和哥交,我非常生气,不解和埋怨。她却说要我去给校长讲先缓一缓,等拾点头茬棉花卖了就立马补上。那时我质疑到底我是不是母亲亲生的。但后来想想,正是母亲这样的处事风格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7cb1cdc4831d73a3.jpg)
十五六岁我上初中了,母亲和父亲承包了一大块河滩地(二十亩左右),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忙活着,根本顾不上管我们,她要求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很少给予我们帮助。一天晚自习后我和一位同学去她家复习功课,一进门她的父母就为我们忙活个不停,又是给我们端吃的,又是给我们烧热水,就连被窝都暖好了,他们一会儿问我东,一会儿问我西,真是关怀备至,温暖如春。而这像往常在我们家是绝对不会有的待遇,第二天回家我带着埋怨就把这心里话说给母亲听。她竟没有一丝生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我们家,你和哥没有一个是多余的。要知道,总有一天,你们是都要独立的,今天我惯得了我自己的女儿(儿子),明天我可惯不了人家的儿媳啊(女婿)。”母亲这些话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意味深长。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a97afdc666e4365d.jpeg)
母亲很少教我们干家务,看着她起早贪黑一刻不得停歇,我们也不敢闲着,因为一闲着,就会被唠叨,我是最怕母亲唠叨的,所以很多家务活儿我都提早自己生心眼学会,以为凡事抢在她前头干了就是,即使这样,她也照样闲不住,眼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儿,许多事她是执意力求尽善尽美的,不达她标准绝不停手。我因此也不敢轻易泄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0774070cfebe7261.jpeg)
二十五岁那年,我出嫁了,母亲再三叮嘱我:要待公婆如父母,别给自己丟脸。我当然不敢怠慢。有了孩子,再次回到娘家,我如往常去帮母亲下厨房打点,可总会被她强行推出来,索性她专门陪着我啥也不干,聊会儿天,拉拉家长里短。母亲说,她是过来人了,知道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的苦,每次看到我眼睛深陷,面黄肌瘦的,心里就难受。她总是偷偷塞钱给我,(我也会在她不注意偷偷还回去),还时不时做了好吃的让父亲给我送来。婚后,母亲像变了个人似的,突然懂得关心人了。我突然有点捉摸不透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e326422c453db79d.jpeg)
母亲和众多的同龄乡下女人一样,没有读过几年书,但她明晓事理,懂得做人处事的原则和本分。她常常教导我,不要惹事生非,不要嫌贫爱富,不贪图意外之财。能帮人时尽量帮人,能饶人处就饶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男孩子就要像男孩子的样,得撑起这个家。凡事要自己努力,不等,不靠。女孩子要善良、宽容体贴、知书达礼,不卑,不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333179/3ff50dce6dfab29e.jpeg)
我的母亲没有把我培养成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她将我培养成了一个女儿、妻子,儿媳,母亲。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儿女心中,您永远最美!感谢今生遇到您!来生还做您的儿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