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向往与苦难:人类恒定的故事——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读后

向往与苦难:人类恒定的故事——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读后

作者: 红马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20-01-23 11:11 被阅读0次

  什么是人类恒定拥有的东西,那肯定不是权力、荣耀,或者江山,而是向往和苦难才是人类恒定拥有的东西,这也许是人类的宿命,有了向往必有跟随着苦难,有了苦难必有超越苦难的向往。

  蒙古族作家利格登先生的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就以简单、通俗形式讲述了向往与苦难的故事。

  几乎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拥有英雄历险这一古老的故事模式,因为,这一故事模式演绎着人类的生长故事。比如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印度史诗、蒙古史诗均讲述英雄历险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英雄历险是一种神话原型,也是一种文学母题。虽然传统意义上的神话英雄已经死去,但是英雄的记忆、英雄的想象、英雄的叙述延续至今,不同作家以不同方式介入塑造英雄、赞美英雄的创作行列,书写着千面英雄的万般传奇。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丁丁历险记》(比利时)、《鲁宾逊漂流记》(英国)、《高卢英雄历险记》(法国)、《哈利·波特》(英国)、《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美国)等等。

  美国学者约瑟夫·坎贝尔从数以万计的东西方故事中,概括出“分离—传授奥秘—归来”的相对稳定的故事模型,并认为神话中英雄冒险的标准道路乃是成年仪式所代表的公式扩大,这种公式可以称之为单一神话的核心单元。

  蒙古族是崇拜英雄的民族,蒙古文学的一部分是英雄的赞歌,蒙古人千年绝唱了英雄赞歌。一般情况下,所谓故事就是指英雄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就是讲述英雄与敌人的搏斗故事,或者英雄历险故事。

  随着社会变革、文化变迁,英雄故事的故事结束形式发生了变化。从故事结束形式看,不同年代的蒙古族艺人,对英雄的想象有所不同。从胜利者到失败者,从失败者到普通人,意味着蒙古文学的审美转型和蒙古文化的变迁。

  从英雄的不同遭遇和不同结果中可以看出现代文明的规范无法容纳传统意义上的英雄,现代社会和文明的规范终结了对传统英雄的想象,或者文明的规范破坏了传统英雄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传统英雄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文化英雄、精神英雄,或者革命英雄、真理探险者、正义人士和模范人物等。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文明的规范终结了传统英雄,但是想象世界中英雄赞歌依然延续至今。利格登先生的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继承蒙古文学传统,以简单、通俗的成年仪式形式书写了馒头巴特尔的生长故事,其故事结构可以分成三段情节。

  1.分离或者出发

  英雄的分离或者出发意味着英雄冒险历程的开始。英雄从日常生活、亲人、朋友,或者故乡出发,进入一个神奇、惊险、恐怖、艰难、不可预测的境地。这就是“冒险的召唤”。对于“冒险的召唤”,蒙古文学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英雄肩负着诸神,或者家乡、亲人、安达的寄托和期盼,开始冒险征程,比如蒙古英雄史诗、叙事民歌等。二是英雄被迫、无奈、别无选择,或者被抛弃以后开始冒险征程,比如本子故事、孤儿故事等。

  利格登先生的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中的主人公馒头巴特尔是以被拐卖的形式离开家乡,进入险恶、艰难的境地,属于第二类情况。从熟悉的生活圈走入陌生的生活圈,从宁静平安的牧区走向喧嚣险恶的城市,从与亲朋好友别离闯入黑社会团体,这就是馒头巴特尔冒险旅程的开端。

  2.接受考验或者得到保护

  接受考验情节是英雄历险故事中最精彩部分。主人公从离开日常世界进入神奇、惊险、恐怖、不可预测境地后难以置信、不可确定、无法承受的灾难或者考验接踵而来。比如英雄史诗中主人公与十二头蟒古斯、毒蛇,或者超自然力量进行生死搏斗。

  利格登先生的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中的主人公馒头巴特尔曾经遭遇黑社会团体的万般折磨,如同穿越恶魔世界一样,经历了难以置信的种种灾难。这就是人类的生长仪式,凡人变成英雄,或者变成神的仪式。接受考验环节全程伴随苦难和痛苦,有的时候主人公象征性地死亡,这意味着生长、重生的经历是痛苦的、烦恼的、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过程,未知世界是严峻的、艰难的、不可估量的盲区。

  很多故事中主人公接受考验阶段都看见主人公的保护者或帮助者。比如英雄史诗中主人公无法打败蟒古斯,或者主人公的冒险旅程无法延续时必将出现天神、女神,或者朋友、陌生人出现保护、帮助主人公渡过难关,让主人公走向胜利。这种命运善意的保护力量有时来自现实世界,有时来自幻想世界,超自然体。命运善意的保护力量的假设出自于天堂安宁、天下太平的艺术乌托邦。从艺术目的论看,不管什么朝代、什么环境里演唱出来的英雄赞歌都服务于确保天堂的安宁和天下的太平,安宁才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世界各国艺术家着力宣扬英雄打败恶魔、正义终结邪恶、善意教化恶意的思想,其来自于艺术家们的天堂安宁、天下太平的艺术乌托邦。

  利格登先生的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中主人公馒头巴特尔接受考验的时候就出现命运善意保护力量——蓬松、巴雅斯古朗、诗人老板、蒜头鼻子警察、玛喜叔叔等,帮助、救援、保护主人公度过难关,让他逃出恶魔世界。这也意味着人类生长仪式需要诸神的呵护,诸神呵护下人类才能完成生长、重生旅程。

  3.胜利或者归来

  胜利或者归来意味着英雄获得重生,是象征生长旅程的结束。主人公虽然从陌生的生活圈退回到熟悉的生活圈,从惊险、恐怖、艰难、神奇的境地回归到安详、平静、温暖、日常的世界,但是出发时的主人公与归来时的主人公判若两人,出发时的凡人、毛头孩子经历无数磨难,变成了光彩照人的英雄,或者变成万能之神。

  获得鲜花、掌声、奖赏或者高规格迎接仪式,这是对凯旋归来英雄的一种加冕。给英雄加冕,这是一种隐喻,象征着主人公已经获得重生,获得了神的不朽和神性的顿悟。

  利格登先生的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中的主人公馒头巴特尔带着历险的成果——友谊、感恩、感动、奖赏、成长经验回归故乡,重新开始了新生活。

  利格登先生巧妙利用广泛普及的英雄历险故事模式,讲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内蒙古地区发生的故事,赢得读者的广泛喜爱。这是经典,或者精品作品走向大众群体的一种有效途径。深刻、恒定、复杂的思想借助平常、简单、通俗形式才能走向大众群体,人民大众才能接受所谓经典。很多好莱坞大片都借助简单、通俗形式,如英雄历险模式,宣扬正义终结邪恶思想。

  注释:《馒头巴特尔历险记》,利格登著,策·布仁巴雅尔译,作家出版社出版,2013年。

  (作者满全系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教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往与苦难:人类恒定的故事——长篇小说《馒头巴特尔历险记》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ln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