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
给孩子戴上心理口罩

给孩子戴上心理口罩

作者: 查理的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22:57 被阅读0次

    近日来,随着国内疫情态势逐渐平稳,全国复工复学也有序推进。根据教育部在6月12日公布的数据,全国已有超过1.97亿学生复学复课,在校生总数比例超过71%。

    “神兽”终归笼,一方面减轻了家长居家指导孩子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开展面对面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掌控力。复学复课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家长,还是对既要教书又要育儿双肩挑的“教师家长”,都是呼唤已久的心声。而广大学生对重返校园也充满期待,因为可以见到小伙伴,互吐心声,重启久违的校园生活。

    可是复学以来,也曝出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全国各地都有学生在复学前后因各种原因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4月12日,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25日,安徽郎溪,一七年级女生突然从四楼阳台上后仰坠楼,重伤身亡。

    ·5月6日,陕西西安,一名9岁女孩,因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从15楼跳下,自杀身亡。

    ·6月8日,福建福州,一名六年级学生,当天早晨其家属叫她起床读书,她突然赌气跑到8楼顶跳下,不幸身亡。

    ·上海自复学复课以来,跳楼自杀学生达24人,其中浦东新区14人,小学生3人。

    有研究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1人曾经想过自杀;男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分别为16.7%和24.3%,自杀计划报告率分别为5.6%和7.7%,自杀行动报告率分别为2.9%和3.0%。

    2004年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500多名中小学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看到这些新闻和数据,心痛惋惜之余,不禁让人思考:

    为什么自杀年龄不断“下沉”?

    为什么学生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是生命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还是挫折教育的不深入不透彻?

    是学业压力的导火索使然?还是心理辅导的缺失?抑或是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到底需要做什么,才能更有效地减少悲剧的再次发生?

    一、压力之源——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指出:

    “根据各层级在校生的规模估计,全国校外培训行业总体规模达到4900多亿元。”

    “超半数家长认为“减负”政策“越减越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成家长最期待的措施。”

    今年两会,“10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为中小学生减负”成为热门话题,为什么减负喊了这么多年,还存在学生负担“校内减校外”增的现象?

    1.抢在起跑线

    国家三令五申幼儿园去小学化,公办幼儿园基本已经消除了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在幼儿园,主要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五大核心素养。

    可是家长并不买账,幼儿园不能玩三年就完事儿了,这样下去,幼小衔接怎么办?一旦输在起跑线,慢一步,那步步就跟不上,公立幼儿园不教认字写字,那就去私立幼儿园,或者把目标对准培训机构,孩子的思想和身体,总要有一项在路上,大家都抢着在起跑线上卡位。

    于是,各种培训机构就蓬勃起来。从三岁开始,小朋友就开始国学、英语、编程、乐高、机器人,舞蹈、音乐、书法、体育····培训机构欣欣向荣,赚的盆满钵满的背后,都是一颗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

    为什么当代家长这么焦虑?课上学不够,课下还要继续报?

    以厦门为例,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初三升高中的比率约为45%。换言之,超过一半的初三学生上不了高中,而要选择职业中专或者直接走上社会。

    上不了高中,就意味着上不了大学,上不了大学,就没有办法找到好工作,孩子的一生就完了。在中国,只有6%的人上过大学。

    这些数据都不得不让父母焦虑,从而提前给孩子的学习加码,甚至有些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来施压。

    2.高考工厂

    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并举”体系中,智育只是其中之一,可是在许多学校,却把智育当唯一。这种情形随着学段的提升愈加严重,特别是高中。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高考学校,如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状元济济”年均考上清华和北大超过200人的衡水中学,为什么家长对这样的学校趋之若鹜?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中国教育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这“五唯”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

    因此,家长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羡慕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的教育模式,学生不考试、教师不评职称却也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可是他们教育体量小,教育体制机制也完全不同,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无法复制。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无法扭转现有教育机制体制的大环境下,对学生多一些温存暖语,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看学生的进步,多一些正向的反馈和评价,多一些同理心,站在孩子这边,对抗这浮躁的世界。

    父母和老师,都少一些焦虑,少给孩子一些压力。父母不“拼娃”,教育要扭转“唯分数”倾向,真正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二、心理师资力量配比不足

    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专业教师队伍来作为基础。

    可惜在学校,在考试评价制度单一的指挥棒下,存在学科地位“鄙视链”,具体表现为:主科教师的地位大于副科老师,副科老师中,有考试科目老师的地位大于非考试科目教师。在高中,体音美老师就被边缘化,而心理教师,更是不被重视了。

    因此,在学生心理问题频发高发的今天,学校对心理教师的重视不够、配备不足也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

    而以福建省为例,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福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各学校要按照师生1:1000的比例落实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可在当前的编制政策下,连主科的教师的编制都缺位,哪里还敢奢望,去设专人专岗的心理教师岗位?不要说没有按比例配齐,很多时候心理教师就只是一些非相关专业的老师兼职着。而学生的一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他们进行心理干预的能力范畴。加之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了解有限,在遭遇心理问题时,并不会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于是心理教室实际的使用率也不高。

    因此,做不到真正的以生为本,至少要做到心理教育和学习教育并重。

    要重视心理健康,学校要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没条件的学校也要常邀请心理专业人士进校宣讲和培训,在出现严重心理疾患需要转诊和专业治疗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干预,使心理健康问题的后续治疗不断规范化。

    三、  家庭教育的核心—— 和善而坚定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是因为父母的那几句"气话"。

    选择极端方式的学生肯定是在情绪来临的那一刻,感到无力和无助

    对自己无力改变的沮丧,对无法寻求父母帮助的失望——他们无力平复情绪,而想寻求帮助时,家长又没有和他形成统一战线,而是对孩子针锋相对,父母无法接纳孩子的情绪,常常觉得孩子出现这些情绪,要么是无理取闹,要么匪夷所思。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实践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细清指出,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几步:

    一是和善且坚定;

    二是先连接情感,再纠正行为;

    三是家庭会议;

    四是修复错误的3R’s (承认错误,和解,解决问题)。

    和善而坚定,是家庭教育的五字箴言。

    四、 媒体的误导

    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线上线下的媒体对青少年是很不友好的。

    线上游戏让孩子沉迷,而且常常有些暴力和色情的元素,而线下的所谓优秀的纸质书籍,也出现着不良的误导和偏向。如这款热销的的“经典”原创儿童漫画——《淘气包马小跳》

    社会媒体是不是应该多一些“青少年模式”,对还未形成健全心智和人格的少一些不良的误导。

    而游戏行业,是不是也对青少年少一些“沉迷模式”的设计?

    电影行业,健全电影分级制度,让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够看到和自己年龄相宜的电影?

    预防学生自杀,其实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议题。学生的心理建设必须长期由学生个人、家长、老师、专业心理咨询师、学校社工、临床心理学家以及教育政策联动起来,全链赋能,才能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生的心理健康。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实践与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细清博士

    后疫情时代,请给孩子更多关爱,给他们戴上心理口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孩子戴上心理口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lq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