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东老师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分享一份他的思考,已成系到"早安新网师"。郝老师的很多观点和视角都不错,"早安新网师"便成了我每天必看的内容。
看完他9月2日发出的关于"自然和自由"的思考,久久不能平静,我也有很多话想说。
#早安新网师 (360)
自然和自由。
自然的对立面是自由。儿童想睡懒觉,喜欢玩电子游戏,不喜欢写作业是自然,是正常的,只不过不自由。儿童能克服困倦不睡懒觉,不玩电子游戏而写作业,是自由,但不自然。
自然是人之本能,自由是人之本质。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自然;想不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才是自由。想吃美食就吃,是自然,想吃美食能不吃,是自由。
教育就是培养人从自然朝向自由。
只有充分理解并接纳儿童的自然,才能发展儿童的自由。儿童的良好行为如果总是受外在因素的支配,就是不自由。如果出于主动自觉甚至成为习惯,就是自由。学校和家庭教育要让儿童自由,就是发展儿童的自律,培养良好习惯。
人越成熟越自由,越不成熟越自然。
被情绪控制、停滞在舒适区、嫉妒、埋怨、习惯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不愿反思……皆属不自由。
不自由,即发展层次低,社会化不够。
为何不自由?或者原生家庭不够好,或者生活环境不够好,但最关键的是内心不觉醒,缺乏自主性。
——新网师郝晓东
孩子的天性是爱玩,不喜欢受束缚。不管是家里父母的管束,还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对一部分孩子来说都像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会让他们觉得难受。
但对一部分孩子来说,他们却好像是感觉不到这些约束和规章制度的存在。
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呢?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好的习惯受益终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就拿上课专心听讲这个来说。刚开始,安静地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或听同学发言,对很多孩子来说可能都有难度。
此时如果随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地成长,让他们随意地说话,甚至随意走动。久而久之,再想让他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他们可能会觉得浑身的不自在。
如果能协同孩子有意识遵守,一段时间以后,当他们习惯了这种状态,他们坐好,较遵守纪律地上课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再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公筷。我们知道公筷给我们带来的很多好处。但吃一顿饭加上公筷可能会不方便一点点。比起我们和我们家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这些是比较容易被克服的。
我们的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可能就会觉得特别的不自由。因为他们当时并没有用公筷,而且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身体似乎也棒棒的。公筷的使用让他们非常不适应。他们也特别拒绝使用公筷。在他们的眼里,使用公筷会使人疏远。他们也很不习惯,要夹菜的时候还要重新换一双筷子。
一些约束对大人来说也是一份成本,但是当你养成习惯后,你就会觉得很轻松很自由。就拿公筷来说,因为我知道其中的好处,也有意识地练习,现在吃饭用小碗当汤碗,用公筷夹东西。我已习惯了这样,所以这些规定对我来说并不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