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子冲突的五种理论基础

亲子冲突的五种理论基础

作者: 琦茹J说 | 来源:发表于2021-07-23 22:25 被阅读0次

亲子冲突主要有以下五种理论基础:生物学观、人类学观、精神分析观、心理社会观和认知发展观。

(1)生物学观:社会生物学的研究者们认为是由于青春期生理的发展,唤醒了青少年内心的敏感,亲子冲突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2)人类学观:米德认为社会文化是导致亲子冲突的重要因素,青春期之所以会有紧张和压力感,可能是由于某种文化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解释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生物学特征造成的。米德认为,家庭不应该过多的限制青少年,应该给青少年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3)精神分析观:弗洛伊德和安娜指出,青少年期由于生理发展的成熟,伴随着的是俄狄浦斯情结或厄勒克特拉情结的觉醒。这一觉醒会导致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加剧。在青少年期本我的力量会增强,向自我和超我发起了挑战。

(4)心理社会观:埃里克森提出了“自理社会性延迟”理论,认为青少年是通过自由角色尝试的方式来寻觅一个合适的位置。如果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认同的过程中遭遇失败的话,将会引起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异常,容易导致亲子冲突。

(5)认知发展观:罗伯特的“角色采择”理论认为,青少年不仅把父母看着长辈,也会把父母当作朋友,追求关系中的平等,如果父母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平等的相处,则亲子冲突就容易发生。Smetana 的家庭冲突认知模型认为,当父母和孩子所持有的社会认知观点不一致时,亲子冲突就会发生。

有关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表明,亲子冲突对亲子双方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些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亲子冲突的出现,是因为青少年追求独立、追求同父母的情感分离,这是青少年发展所不能少的。所以如果缺少冲突反而应该被看作是适应性发展不良。妥善的处理好亲子冲突,有利于亲子更好的了解彼此的想法,实现更好更深层次的沟通。

(2)消极影响。亲子冲突,特别是较为严重的亲子冲突将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身心压力,情绪烦躁不安,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果不能良好的解决亲子间的冲突,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比如心理叛逆、离家出走、甚至犯罪、自杀等极端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冲突的五种理论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usp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