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们教育子女成长的二、三事
于侠
陆军第195师炮兵团减编近40年了,战友们虽脱下军装天各一方,但部队结下的战友情终身难舍难分;起初,靠电话书信联系,现在利用互联网沟通,特别是定期或不定期的战友聚会,千里迢迢,平等相处,模糊了入伍时间先后的界线,修复了曾共同经历过的残缺记忆,聊部队,议地方,谈家庭,说健康,更多的是聊子女的成长,进一步加深了解,巩固增进友谊,升华了战友情。
几十年前,战友们告别军营回到地方,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担当起社会分工和家庭责任,靠军营培养出的拼劲,韧劲在各行各业开创了新的天地,继炮兵团后再次用行动续写了动容的篇章。
在长期和部分战友接触中,我感受到他们转到地方后,尝到了读书少的苦头,经受了太多因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所受的委屈,现实使他们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抱定自己打拼的同时,也要培养教育好子女的目标,做到了严家风以身作则,当好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坚持早期教育理念,帮助子女在学习道路上起好步,努力拼搏,节衣缩食,为子女求学提供物资保障。
战友们培养子女各有各的理念,教育子女各家有各家的高招,但殊途同归,经过两代人多年共同努力,子女求学路上出现了大的突破和奇迹,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不断湧现,业务骨干、行业精英、国家人才层出不穷,不但改变了家庭文化结构和几代人的命运,还使子女成为了自食其力、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作为炮兵团一名老兵和亲历者见证人,虽八十有余,总觉得有责任和义务讲述战友们教育子女的故事,宏扬“孟母三迁“的传统美德。根据我不全面的了解,记录了几个教育子女学习成材的故事,勉励自已的同时,与战友们分享,希望从中得到启发和新的认知。
1、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原团后勤处助理员王敬,内蒙古人,儿子儿媳妇都很优秀,儿子早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后来考取了大连理工学院研究生,被国家出口总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总部分别录取,夫妻俩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原司令部参谋湖北籍战友赵吉华,坚持早期教育理念,女儿参加高考,成为1997年湖北省文科状元,被北大法律系录取,本科毕业后保送清华大学读研,期间,清华推荐公派法国深造,回国后,现供职国家金融机构。
2、呕心沥血培养子女成长。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最北部牧区的蒙族战友马玉民,他从部队复员后,靠肩背,马驮,搞运输供养儿子读书,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分别在包头市和天津市科技单位工作。河北籍战友刘扣网,夫妻俩倾注全部心血,从点滴做起,对女儿全面培养教育,女儿毕业于一所国家重点大学,现在是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的一名业务骨干。
3、为培养子女努力拼搏自强不息。新乡籍战友葛优海,从部队复员后不久,爱人因病去逝,既是爹又当妈,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他白天开车,晚上辅导孩子学习,有时候出车回来晚了,孩子就住在单位传达室,吃百家饭。他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孩子,多年含辛茹苦的培养出了两名大学生,大儿子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现在是军委直属部队的上校副师职干部,二儿子是沈阳部队中校团职干部。
原团篮球队战友宋林,复员后回原籍焦作市获嘉县开小作坊,白天走乡串户搞销售,业余时间和爱人陪儿子练书画,孩子有时候困了就在自行车上睡觉,饿了在路边吃饭,功夫不负刻苦人,他儿子曾经是当地的一名书法状元,先后被中央美院和北大自动化系破格录取为研究生,他还不到40岁年龄,成为了中外小有名气的动漫设计大师,据说年薪七位数。
4、家严自有后来人。原炮兵团卫生队长王天性,转业回到原籍后,多次被当地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 。他已经是耄耋老人,还在救死扶伤第一线发挥自己的余热,在他的教育和敬业精神的影响下,子孙后代都很优秀,他的三个儿子、儿媳妇都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及先进科技工作者,孙子和孙女分别在高等学府读研究生,是名副其实的全家优。
洛阳籍战友白斌志,儿子浙江大学毕业后,在洛阳市协助父母亲管理高科技合资企业,他在父母亲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影响下,目前,能独立管理运作企业的正常经营,是名副其实的子承父业家兴旺,在我们战友中是不多见的。
5、父慈子孝家兴旺。原85炮4连电话班长许同羊,复员退伍后,靠打工种地、节衣缩食供养二女一男三个大学生,而且个个优秀。一个本科生,一个博士生 ,三儿子是博士后,先后去意大利和瑞士留学 ,期满后应召回国,在杭州高科技园从事芯片研究制作工作。他们到了婚龄不但不需要父母亲为他们买车建房,还解除了父母晚年生活之忧。原五连炊事班战友叶长发,复员退伍后回到了原籍栾川山区,靠修路打工放牧,供养两个女儿大学毕业,两个女儿都先后成为了当地优秀的模范教师。前几年,听说父亲叶长发要去外地参加战友聚会,都主动的为父亲出路费并送父亲一程,还为父母亲提供安度晚年的生活费。这种知老、爱老、敬老美德的传承,是家族兴旺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事实证明,子女的成才是和父母亲的早期教育及良好的家风联在一起的,其价值胜过高官厚禄及亿万财富,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叠加式资产,我真诚地为战友们后代的健康成长感到骄傲和欣慰。
后 记
我在整理,核实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战友在培养子女上出现了很多的动人事迹,他们为了子女的成长进步忍辱负重、委屈求全、节衣缩食,吃了很多的苦头,称他们是伟大的父母亲,一点也不过分;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定教育自己的后代子孙努力加油,向他们学习 !回忆部队的生活,列举战友教育子女的事例,仅仅是我知道的很少部分,挂一漏万,请战友们谅解。
2023年9月2日 于北京
(备注:本文由老兵于俠执笔起草,感谢康广军等战友提供的资料,赵吉华、储建增战友给予文字上的修改)
网友评论